导语: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虽然仅占有阿里的8[%]股份,即便这样马云也一跃成为新的中国首富,把万达的王健林压了下去。俗话说,“树大招风”,阿里巴巴越是赚钱,骂他的人也就越多,因为其有外企持股。
不过,马云通过制定不同于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制度,使占有绝对股权的日本软件仅仅占有一个董事席位,使阿里的大权紧紧地掌握在马云团队手中,也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的一种经济名片。这其中原委,小编总结如下:确实,曾经的阿里巴巴最大控股权是在日本人手上,只是那个时候是被迫无奈。
马云在创业之初,在国内找不到了人愿意投资他的项目,大家都认为马云是骗子,不愿意对他进行投资——甚至找到现在小米的老板雷军投资,雷军见他尖嘴猴腮,还以为他是搞传销的而将其拒之门外。马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向日本人孙正义进行融资。在孙正义楼下等了他两个小时,却只获得了6分钟的交谈时间。就是这3分钟给了马云改变自己的机会,孙正义决定投资2000万美元给马云——而不是马云想要的3000万,于是马云才有了创业的机会;否则,马云芝麻开门的故事就会胎死腹中!
但马云很快烧钱烧完了,公司面临解散的尴尬局面,于是他又把日本人忽悠过来,将孙正义弄到西湖的一条船上喝酒,并交代船家:事儿办不成他不点头船不许靠岸!当时,风高浪急,喝得晕晕乎乎的孙正义更是大骇,不得不签了协议,继续给马云投钱。经过这一番周折,才又了现在的阿里巴巴,有了现在的马云。如果当时国内的资本家都相信马云给马云进行投资的话,那今天就不会出现阿里巴巴是日企的说法了。
但是,马云最终花了17年时间,将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权掌握在自己及其团队手里了。
这17年来,阿里巴巴总共发生过三次股权变动:第一次是在1999年-2004年,第三轮融资之后,马云及其创业团队占据了47[%]的股份,日本软银投资占据了20[%],剩余的股东占据了15[%],富达投资占据了18[%]。
第二次是在2005年-2013年,也就是阿里巴巴上市的头一年,马云及其管理层占据了31.7[%],软银的股份已经升到29.3[%]了,雅虎的股份达到了39[%]。
第三次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个人股权占据了8.9[%],其管理层占据了33.1[%],雅虎22.6[%],软银的股份已经升到了34.4[%]
也就是说,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在中国人手中股权总共有42[%]的股权,而还有57[%]的股权在国外人手中。
但是,在2016年6月1日,日本软银集团宣布*阿里巴巴的股份,这也是日本软银集团自2000年投资阿里以来,首次宣布*阿里巴巴股份。而阿里巴巴也在6月1日宣传,同意从软银集团手中购买其持有的价值2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如今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从34.4[%]将至到28[%],而这些股份又由马云、其他联合创始人以及其他投资机构掌控了——也就是说,如今的阿里巴巴绝对控制权是在马云及其团队手里;而且据小编了解,日本软银集团是不参与任何有关阿里巴巴运营的事情,可以说是“只投资,不控权”——也就是说,孙正义他只要钱,不要面子。
因此,傻愤也不必担心,阿里会姓“日”——马云虽然和赵军旗是朋友,但他没她那么傻啊!即使如果有一天马云不持股了,阿里巴巴也不会由软银控制。孙正义又不傻,他控制了阿里系,还怎么赚钱?让中国人控制着阿里赚钱,他窝在被窝偷偷数钱乐,不好吗?
茶可醉人,佛可渡人。投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更多的钱,为了让身边的人过的更好。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路上白捡的,这个市场不缺老师,缺的是一个有良心的老师,一个有责任心,站在客户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老师。青凌为任何一个价格的出现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市场中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青凌从业金融投资15余年,现货分析师、操盘手、以风控著称;擅长基本面以及技术面综合分析和市场心理行为研究;独创操盘三板斧(突破、连锁、换手)以及抄顶、抄底系统;CFA金融首席分析师,专门指导大客户以及大盘!解套操盘皆有独创的手法,只要单子还在,大趋势下套单均有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跑过全球各地,在外12年如今回国,早已饱经风霜,金钱已不在是老师的追求,老师存在的意义,只为交易而生,只为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投资朋友。只为尽自己最大的余力可以为国家做点事。
文/青凌财滙(cansq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