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中国锂电产业峰会和2017年国际电池与储能技术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多位行业资深人士和多家领先企业参会,针对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探讨我国电池与储能行业发展趋势,一起来了解!
▎电池与储能产业正处风口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电池与储能产业正处风口。近两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居世界第一,更预示了能源结构升级的不可逆转性。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新能源关键词将以储能、锂电池、石墨烯、智能电网、太阳能等关键词开创新的发展篇章。据了解,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能产业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而近期的一些数据也在佐证这一观点。数据显示,2016年,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池占新增储能方案的50[%]。据预计,到2025年,锂离子电池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电力电池储能部署的80[%]。
与此同时,深圳起点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锂电池电芯产值为1182亿元,增长25[%],占全球的60[%]以上。预计到2018年,国内锂电池电芯产值将达到2090亿元。
▎新材料驱动动力电池技术革新
锂电池的基本组成包括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其中正极材料对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动力电池的性能优化往往依托于正极材料的技术突破。
业内专家表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将沿着高电压、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磷酸铁锂、锰酸锂、磷酸铁锰锂、NCM三元材料、NCA三元材料、镍锰酸锂等正极材料将进一步发展成熟,其安全性和成本也将进一步完善。
在负极材料领域,近年来石墨烯的研发与应用受到业界关注,将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容量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石墨烯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行业人士预测,在新型能源快速发展形势下,势必倒逼储能行业革新自我。而以锂电池、燃料电池、新型电池等新能源代表的弄潮儿,将会率先打响电池与储能行业的技术革新第一*。
锂电池产业正迎来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安全事故频发、企业无序扩张、投资过热、行业竞争加剧等。中国锂电池产业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产业链更深度的协同合作和创新。
▎两会上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车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及节能减排、治理空气污染的攻坚利器,新能源汽车也被多次提及。
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这是“清洁能源汽车”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与此同时,多位汽车行业代表在提案中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建议。
针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研究电池标准化并落实可追溯体系,加大对废旧锂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其技术成熟度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政协委员、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应该根据我国能源结构和市场现状,走能源多元化的道路,以缓解能源安全的挑战并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