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3月6日刊登题为《印度迈向经济大国道路上面临的课题》的文章,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文章称,1947年印度独立前夜,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我们和命运有个约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70年后的今天,民主已经在印度生根,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前进的路上有什么在等待?联合国预计,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可能达到17亿,超越中国的13.5亿。这一数字乍听上去毫无道理,但在1995年还只有3.76亿的印度人口到2015年已经激增至13亿。即便如此,印度还是远比独立之初繁荣。
印度财政部发布的一份经济白皮书指出,该国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年的37年里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同时期内,人均实际收入从美国的5[%]增长到11[%]。假设到2050年,中国、印度、美国的人均GDP年均增幅分别为3[%]、4[%]和1.5[%],届时中国的人均实际收入将达到美国的40[%],而印度为美国的26[%],也就是中国目前的水平。(以平价购买力计算)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将依次为中国和印度,美国或将退居第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文章称,白皮书将印度转向“开放的贸易、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重视民间部门”作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列举出来。当前的莫迪政府也也在继续推进改革,制定《破产倒闭法》,引入商品劳务税。眼下,印度贸易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中国几乎无异,资本流入水平也与其他新兴国家相当。公共事业部门与国民收入相比也没有出现巨大偏差,政府支出水平也与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国家持平。现政府也在努力削减企业的业务成本、建立更易于吸引投资的
文章称,但是白皮书中也明确展现了印度与其他新兴国家的不同。民间部门不发达,土地所有权保护不充分,教育和医疗领域国家制度的缺失,效率低下的收入再分配。长期课题之一是教育。由于教育的责任由邦政府承担,莫迪政府提出了各邦竞相改革的思路。但是在教育问题上这一政策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
二是环境。到2050年,印度的实际GDP可能达到现有规模的五倍。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不断集中。印度必须在化石燃料使用尚未出现激增的情况下实现发展。
三是外部环境。在合理条件下进行计算的话,今后十年,印度的资本和服务输出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将在现有0.6[%]的基础上翻番。但是考虑到发达国家现在出现的反全球化动向,印度的增长未必会一帆风顺。
文章称,短期内需要担心的是低迷的投资。白皮书认为,企业依赖贷款的特性和银行的不良债权将妨碍投资和增长。必须对金融体系实施根本性改革。印度要想作为新兴民主大国提升影响力,其领导人必须具备解决上述难题的坚强意志。今天的印度再次迎来了与命运的约会。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笔者对现货原油、白银、天然气等现货投资,普洱茶发售等金融产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咨询,我不仅是一位指导老师,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如需了解投资策略、交易手法、操作技巧以及K线等知识可以关注诗远品金即可找到本人进行交流学习。成功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
文/诗远品金 笔者(YY827414)卫个信, 获取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