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中国经济面临 【债务】、【通胀】、【全球化见顶】 三重考验。
前几天在广州,这个对房地产最后知后觉的一线城市也进入主升浪。
我们见证了一次规模最宏大、上升最剧烈、持续时间最久的炒房大潮,迄今余波激荡。
然而到2011年下半年,全国最火爆的温州楼市崩盘,触发民间金融危机。紧接着蔓延到浙江、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
无论PPI还是CPI,都没有明显起色。尤其是代表工业景气度的PPI,连续54个月负增长。
就连一线城市京沪深,在这一年的房价也开始掉头向下。
注意,是环比降幅,降价已很明显
两年时间的住房贷款增量比肩2015年之前的所有累积量。
除了银行渠道资金,大量民间渠道资金也加杠杆进场。
现在的居民明面负债,已高达33万亿。民间负债无法估量。
这些新增负债,最主要的投向是以钢筋水泥为主的楼市和基建。这也是中国经济扩张的主要中介:土地和国企。
一二三线城市住宅均价芝麻开花节节高。
从货币主义,到楼市货币主义,一方面证明楼市的支柱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其他动能,多么微弱。
因为银行货币主要投向的就是房地产和国企。是天生依靠贷款滚动存续的行业。
那么……
货币主要流转的体系就是:金融、政府类业务、基建和地产。其他实体企业和服务业都是在这个系统外围喝汤。
对居民来说,按揭贷款的抵押物并非房子,而是未来现金流。他们的未来现金流命系企业运营。
挤压企业和居民回报的东西,是通胀。
尽管竞争激烈的红海,终端价格也必须上涨。因为降价更是死——利润是负的了。
就像农民伯伯出手的菜只有几毛钱,到超市里要涨10倍以上。流通成本、地价和税费大幅推升了消费价格。
通胀必然来么?回放一下四万亿的效果就知道了。
2016年10月以来的“加息”体现在国债和金融间市场,还没有针对存贷款加息。
因为中国全社会的债务已高达近300万亿,在土地和人工成本走高的形势下,这是企业唯一可控的成本。
何况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远比以往复杂。相对明确的趋势是全球化触顶和资本回流。
贬值最怕泡沫。
因为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进入中国的外资和贸易盈余,就不只是实业,而是包含了大量套利投机资本。
以往发展中国家举债生产、发达国家举债消费的模式触顶,因为美国家庭负债又回复到了危机前最高水平——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需求扩大消费了。
作者从事对大宗商品技术多年,对现货原油、天然气、铜等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薇信:qwxj0820
他们需要的是工作和还贷——美国学生贷款的增幅最大。
全世界的资产负债表都是失衡的,都需要修补。这时各国即使出于当地民众的压力,也要抢人抢钱抢资产。包括抢之前涌进中国的资本。
川普是最大的黑天鹅。
但并不是唯一一只。欧洲的法国、荷兰,右翼支持率不断走高,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他们的取向大致都是:去全球化、本国优先。川普不过是他们的代表。
中国经济的核心发动机,仍然是“外资+外贸”的两头在外模式。外部注入技术、资产,建立内外*链,外部*市场、需求。在这过程里积累外汇盈余、投放基础货币,再通过地产和基建拉动内需。
当然,也因为银行系统的派生货币做大了资产泡沫。
在全球化退潮和贸易战将启的节点,中国经济L型底线上刺激起的这朵浪花,被很多人认为是见底回升。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