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白领,被人称作中产阶级,天天享受着让人羡慕的生活,但是却时刻在担心,他们仿佛拥有一切,有车有房,收入不菲,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在说钱不够用。
一个深圳中年男子的生存危机
最近,网上一个帖子特别火,触动了不少人,说一个中年男人,在大公司上班。月入3万多,有车有房,家里二胎。媳妇不工作,本来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2015年,手里有几十万存款的他不安分了,看到房价上涨,结果想冲进去吃上一把,但首付不够,就只有把家里原来的房子抵押了,弄出了70万,凑了首付!新房也不大是个学区房,贷款260万,月还款17000,而抵押那边一个月的费用大概也是7-8千,所以几乎干掉了他所有的工资,最后家里只靠奖金吃饭。
但天有不测风云,说公司让他出差常驻国外,要么干要么滚,既然公司起了杀念,走不走都得走,与其不欢而散还不如兑现股票,带着钱离职。最后又拿到几十万的现金,但工作没了。他能不能再找其他工作呢!很难,由于是大公司生产线上的一环,所以他的专业度足够,但大局观不够。而小公司更倾向于全能型的选手。他这样的除非自降身价,自降等级。找个新工作也就只能赚原来的一半,基本月薪到不了2万,所以连还房贷都不够,这也就几乎没有可能?
那么似乎只有一条路,就是卖房,可不可以呢?他说卖不掉,二手房低迷,原来的350万,只能300万往外卖,而且还不一定卖的掉。即使退一万步说卖掉了,不但白折腾了,可能还赔了不少钱,贷款利息、抵押利息都白交了。所以心有不甘。况且即使月入2万,拿到手也就15000在刨除乱七八糟的,养家很困难。这突然让他感觉到了中年财务危机。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第一,他在牛市末期加杠杆买了房子,总月供达到3万元,远远超过安全线。一般来说,月供的安全线是“月稳定收入的50[%]”,如果超过就存在风险。而且,他的首付部分可能使用了民间借贷,利率至少是12[%]。虽然他有年终奖和分红,但波动性很大。
第二,“二孩”对于“一线城市”凤凰男、凤凰女组建的家庭来说,绝对是奢侈品。这至少会占用女方的很多时间,基本上需要她放弃事业。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压力还没有那么大,一线城市完全不同。
第三,他不应该让妻子做全职太太,全职太太更是奢侈品,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拥有的。太太辞职之前,家庭的安全绳是两根(夫妻两个人工作)。有了二孩、二房之后,太太辞职,负担由一套房、一个孩子,变成了两套房、一个大人加两个孩子。这等于自己砍断了一根安全绳,剩下这跟安全绳需要负担的重量陡增了一倍都不止。且不说他可能面临失业,就连生病和出点意外都不敢。
当然,如果说他还有第四个错误的话,应该是缺乏职业规划。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生活得非常盲目,得过且过。尤其是过上一段好日子之后,就觉得这种日子是理所当然的,是可以无限期延续的。但事实上,现代社会变化节奏越来越快,没有一个职业、一个企业可以托付你的一生。
其实,这种事情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遇到。
中产阶层的财富现状
一个城市的白领,被人称作中产阶级,每天享受着让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却时刻在担心。担心我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今天的职位明天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今天疲于奔命,明天老人谁来赡养?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场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动,税率的调整,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的调整,都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他们的可投资资产也许只有几万,或者10多万乃至上百万元。他们可能已经拥有一套仍在还贷的房产,或许还在为首付奋斗,他们身在北上广或者二线、三线城市,但困惑似乎是一样的:房子还能买吗?如果不买房子,手里的钱——不管是多是少,又该如何跑赢通胀,获得增值?
他们仿佛拥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有着房子,车子,他们可能收入不少,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在说钱不够用,这可能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
中产阶级面临的破产危机
中国的中产阶级表面上生活风光,工资不低,储蓄不错,但是如果仔细问他们,未来的潜在支出并不低,子女的教育,医疗的准备,养老金的储备,子女的结婚,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开支(如购车,房屋置换)等等。
这每一笔开支都不会低,有人测算过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满足中产阶级未来的这些开支的话,那么一个过的压力不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还完房贷、车贷等一系列贷款之后,必须要有现金存款在550-650万之间,而这个标准对于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而言恐怕并不轻松。
这是一个变化的社会,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原来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是在一个大公司,只要进去好好干就稳了,随着升职加薪,工作越来越稳定,收入也越来越高。但偏偏现在就反其道而行,年老色衰反倒被清理了门户。而从大公司在进入人才市场,你会发现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大公司是靠制度,靠体系,靠流水线运转,而小公司则需要英雄。
除了个别的几个重合度高的,比如运营、市场、*等职位外,其他工作很难找到需求方,尤其是*端的业务线上,因为你所掌握的技能,都是基于系统的,小公司根本没这个系统,所以你的技能也就毫无用处。
如今这个时代,两端的人好找工作,最高级别的管理和战略以及负责投资的人,要么就是底端劳动力。中间阶层除非你是程序员,而那些技术类特殊工种,基于特殊体系运转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跳槽的机会。像案例中的主人公,降薪一半还能找到相关工作,已经实属不易。
农业社会500年不变,天干地支这些都是经验的总结,你听老话的不会错。工业社会50年不变,不听老人言吃亏会在眼前,他干的年头比你多,指导你也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的互联网驱动时代,传统工业正在经历着一次一次颠覆,别说50年了,5年都会发生巨变。你的父辈们根本就没见过,甚至还没你经历的多,他们怎么指导你?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你的生命已经不再是线性的,也就是今天怎么样,想到我20年后还会怎么样,上一辈人可以,现在已经不可能,除非你努力的追随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 或者超越时代。否则稍慢一步,你就会被社会淘汰,就像故事里的这位老哥,梦想着自己会在华为养老,所以用了火鸡思维,以为11月份吃顿好的,好日子就来了。殊不知危机也就是感恩节已经临近,正当他盘算着以后天天能吃这么好的时候,屠刀已经落下。
给我们的启示
面对这样的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企业,企业一般都不是被业务拖累死的,也不是真的就没本事了,而企业死9成都是因为瞬间没钱了,穷死的。个人也是一样,钱是什么,钱就是病毒抵抗力,在这样变化的年代,保留自己足够的生活费用,才能更加耐造,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情,必要的存款,至少能支持你2年的生活费用,这个钱起码会给你缓冲时间,是学习是找工作,是创业都有时间去准备,并好好选择,而过紧的资金链条,等米下锅,或者等钱还贷,往往让家庭直接陷入危机。特别是加息周期开启了,以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而整个的经济跟个人是一样一样的,杠杆运用的太大,借的钱太多。你就失去了应对突发风险的弹性。意想不到的风险到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你思考甚至选择的时间。在杠杆和财务压力面前,往往你会做出最错误的选择,让事情变得更糟,从而进入一个死循环。
我们该怎么办?
1、职业规划:若没有提前预备,在职业生涯行进到某个高度,则时刻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
比如一些金融机构的高管,动辄百万年薪,这样的人,一旦离开目前的平台,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非常难。机构就这么多,位子的数量是固定的。外来的人才要想在别的机构里面一进去就当高管,始终没有那么容易。
时刻保持警惕和危机感,经常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挑战自己所未想到的局面,是职业生涯中许多人不容易做到的一点。
2、财务规划:除了职业规划之外,中产阶级最大的难关就是财务规划。
对于现在许多中产阶级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对未来风险的认知。第一是认为自己的收入会持续增长,第二是对经济大势不分析,比如看到房价涨就认为会一直涨,当前行业不错就认为会一直不错,目前资产价格的估值水平就认为若干年后依然是这个水平。
简直大错特错!
贷款30年买了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到了三四十岁失业了,贷款怎样还有人考虑过吗?加杠杆买房赚过钱,继续加杠杆就一定能成功吗?听别人说要投资股权致富,结果买了新三板股票套牢了根本出不来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两例了吧?
人一生要花的钱也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能花到人还在,钱没了的境界。
对于普通人来说,花钱有一些避不开的羁绊:年轻的时候没收入,求学和生活的钱由父母出,年纪大了也必然要把钱花在子女身上;60岁以后,收入来源减少,如果没存购三十年的养老金,就需要子女的支持,相反如果我们老了还能养活自己,那子女在中年时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有一个词叫“家庭收支替代规律”。以你这一代人为参照标准,上下各一代人,共三代人的收支情况互为因果,决定了你能花多少钱。如果上一代的积累很多,30岁的人买房、买车的消费压力就会小;如果下一代的收入高,退休后30年的生命质量就会高。反之,上一代的压力也可能会传导到第三代。不是只考虑时间或者只考虑自己就可以放心花钱的。
在各种排列组合中:蓝色的组合对你这一代最有利;而黄色的组合对你最不利。
最左侧组合:富人是这么造就的。
最右侧组合:苦逼的一生。(纯属玩笑,不要对号入座哦!)
这就是关于支出的全部真谛。看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又在超哪个方向运动?这样,你就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实在太少;失败的路上最拥挤,因为许多人都被淘汰挤到了这条路上。如果你感到有很多人在跟你竞争,也许你正走在失败的路上。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