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從事實體產業的企業家紛紛把矛頭指向電商等虛擬經濟,認為電商等虛擬經濟正在衝垮實體經濟。電商等虛擬經濟當然不服氣,也紛紛做出回應,認為電商等並不是虛擬經濟,而是與*業等實體產業是相輔相成的。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就在分組討論時問題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現在實體經濟發展困難,錢都跑到哪里去了?好像金融行業最賺錢,所有的錢都跑到金融業了吧。現在哪個大企業不涉足金融業?是吧,老曹?”,雖然曹德旺的一句“我沒有做金融!”引起在場委員一片笑聲,但是,傅成玉所說的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大企業確實大多幹起了金融。顯然,這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並不是對立的
前面已經講到,目前,有一種令人擔心的現象,那就是面對實體經濟陷入困境,很多人、特別是從事實體產業的企業家把矛頭指向虛擬經濟,尤其是電商,認為是虛擬經濟擠壓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虛擬經濟搶占了實體經濟的碼頭。從而人為地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割裂開來,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對立起來。
事實上,這些指責虛擬經濟衝擊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很多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相當一部分企業家在指責電商等虛擬經濟的同時,自身也是虛擬經濟的一員。譬如格力、美的都有地產,多數大企業有金融,一些實體企業也有電商等。特別是電產和金融,更讓很多實體企業賺得缽滿盆溢。按照相關專家的說法,目前70[%]的上市公司的利潤都來自於非主業。
我們說,所謂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原本就是相對而言的,是經濟的不同門類,而不存在本質區別。在今年1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就明確表示,“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於“虛擬經濟”的概念,不是僅僅包含*業,而是涵蓋着一二三產業。網店是“新經濟”,但直接帶動了實體工廠的*;快遞業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同樣既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這些典型的新經濟行業,實際上都是“生產性服務業”,都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實體經濟遇到了困難,虛擬經濟日子比較好過,就把矛頭指向虛擬經濟。真的要對虛擬經濟開炮,也應當從制度、規則、規範、監管等方面找問題,找出為什麼虛擬經濟暴利成災的原因,從而能夠對症下藥,而不是胡打一通。
實體經濟主要面臨兩大硬傷
要說實體經濟有硬傷,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是資金脫實向虛,一是企業負擔沉重。資金脫實向虛,主要是*業被邊緣化、產業資本撤離實體經濟。如果說美國實體經濟出現問題,主要是*業轉移步伐過快的話,中國出現這一問題,則主要是其他領域利潤水平過高、不規範利益過多、監管嚴重缺位,其危害也比*業轉移更大。因為,*業轉移是主動進行的行為,而資本撤離實體產業則是被動產生的行為。就企業負擔來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清理各種亂收費了,尤其是近年來,更是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力減少審批環節收費,降低收費標準,降低制度*易成本。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如人意,企業負擔依然十分沉重。各種名目的收費、基金、罰款等仍然多如牛毛,對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資金脫實向虛、企業負擔沉重,顯然已對實體經濟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不僅嚴重制約了實體企業的創新能力,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扭曲了實體企業的發展思維,推動了產業資本加速撤離實體經濟。更重要的,資本撤離實體經濟,特別是大企業轉向做金融、做房地產、做資本,對實體產業的投資越來越少,又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中小實體企業的生存環境,特別是那些為大企業做配套的中小實體企業,都因為大企業的“轉行”而變得日益困難,相當一部分只能關閉歇業。不僅如此,資金脫實向虛、企業負擔沉重,還嚴重稀釋了政策和改革的“紅利”,降低了企業和百姓的“獲得感”,一定程度上還惡化了市場發展環境,甚至嚴重影響和損害政府的公信力。
虛實結合治療實體經濟硬傷
首先,要給金融業退虛火。按照目前金融業發展的實際,全國政協委員、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建議,要給金融業退虛火,打破信托等金融產品的剛性兌付,提示金融產品的風險,讓大家將錢投回實業。因為,只要金融業有利可圖,特別是有暴利可圖,資金就不可能脫虛向實。要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只有堵住金融業源頭,讓金融業不是只有利益、更有風險,資金就不敢輕率進入金融領域,而會逐步回歸實業了
其二,要大力清費減稅。在減負問題上,一定要糾正一種認識,那就是不能只把眼睛盯住稅收。我們說,稅收可以減,也應當減。但更應當減的是各種收費、各種制度交易成本,以及銀行的融資成本。如果這些方面的成本能夠有效降下來,稅收的彈性就會更大,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稅收政策就能更加靈活。代表、委員也建議,在減輕企業負擔問題上,必須做到“收費法定”,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盡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長遠、見實效的清費舉措,實現“清費”與“減稅”共同發力。
再者,要激活企業家創新精神。如何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發揚企業家精神、保護企業家精神、提倡企業家精神,讓企業家成為推動創新的主力軍,是最為關鍵的同方面。如果企業家的精神得不到發揮,要想提升創新能力,難度極大。而要做到這一點,保護企業家是前提。就眼下而言,則是要抓緊糾正一批企業家冤案。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資金等的扶持、資源配置的傾斜等鼓勵企業家創新。
當然,規範資本市場運行,防止資本發生野蠻行為擾亂市場秩序等,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不管怎麼說,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必須重視實體經濟、重視*業的時候了。掌握着大批核心技術的美國都在反思,更何況是發展中人口大國的中國呢。
最後借用釋迦牟尼的一句話:“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我每寫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緣人,我能幫助到他。佛度有緣人,我帶有心人!
筆者覓渡金生主要專注國際經濟,投資更需要順應趨勢同時對原油、瀝青、黃金、白銀、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如果你做單不順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那麼你可以多關注本人。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投資等商務合作請加(薇.信:zxjs108)(長按可以複制),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解套,解鎖,咨詢,學習技巧,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