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春天到来之际都会举行两会。两会的功能比较单一,就是聚焦经济和发展议题。由于中国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两会独特的作用,年年吸引着世界极为关注的目光。
两会从政治形态上讲,它是向外界展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一个机会。所以它全程对外开放,透明度也高,并会举行比较少见的领导人中外记者会。这也是西方记者能够直接接触并向中国领导人发问的机会。
其次,两会是政府执政理念和意志的法制化。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国内问题、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反应。
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7年两会之所以格外令世界瞩目,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巨大的变化。
国际上,这是自英国退欧、美国特朗普成为总统之后中国第一个两会。面对民粹主义席卷欧美的全新挑战,面对全球化、自由贸易、气候变化停滞的现状,中国如何应对?是否会再一次发出"达沃斯"之音,以安顿世界忐忑的心?全球不仅要看中国即将推出的经济政策,更会借总理记者招待会之际"逼"中国再一次表态。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几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首度被全球真的发自内心的重视起来。既有地缘政治也有经济转型需要的"一带一路"本是一个长期战略,并非一年一度常规两会的重点。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今年5月中旬北京举行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峰会(这个时间点选择的非常高明,既错开扣人心弦的法国大选,避免媒体报道的撞车,也能在无论极右是否上台,选举结果都自然化为"一带一路"最好的助推剂),这必然在两会上突出出来。只不过大家更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如何发挥捍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作用,中国又有什么具体的大手笔来推动它的实施,至于其地缘政治色彩则由于主张全面收缩的特朗普上台而大打折扣。
其次,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虽然习特通话解决了"一个中国"的风险,但美国派航母卡尔文森号到南海、"萨德"部署继续推进、朝鲜试射*、金正南遇刺,都令中美两国仍然处于不可测的未知状态。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它们的不确定也就是世界的不确定。虽然外界无法知晓两国幕后的交易和博弈,但从中国军费是否再度出现两位数增长能够推演出执政党对中美关系的判断。
从台湾的角度讲,这也是民进党执政后大陆第一个两会。处于僵局的两岸关系如何破题,特别是统一的紧迫性比过去大大增强的背景下。
由于中国已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内部事务既受外部影响,也有强大的外溢效应。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一起构成今年两会的特殊之处。
文/龙琦财经(唯一官方威信LQCJ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原油、贵金属、外汇、证券等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本人对投资的四大生存法则解析:
1.拿的利润越大就越危险你需要克制——贪婪
2.行情变幻莫测拿捏不定时你要学会——变通
3.一时失利不要抱怨这时你要学会——忍让
4.错过了大行情你要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