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长,1/3是咱拉动的
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增速又重返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
6.7[%]的经济增速,是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中国经济增速创下20多年来新低,却仍是全球第一,这个现象耐人寻味。中国经济是不是还在继续探底?经济内生动力如何?今年还能保持中高速吗?这些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经济增速下降,要不要焦虑?长江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说:“中国经济增速跟自己以往比是高位下行,但是跟全球其他国家比,我们还是一枝独秀,所以根本不必焦虑。”
那么,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如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1.6[%],欧元区增长1.7[%],日本增长0.9[%],印度增长6.6[%],南非增长0.3[%]。从上面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速跟印度接近,其他国家低得不是一点半点,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当然,虽然中国印度同属于增长的“第一方阵”,但印度的经济体量比中国小很多,也不具太多可比性。
就是在这一增速下,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了70万亿元大关!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还是相当过硬吧?
很多人关心:中国经济是不是还在继续探“底”?对于“底”这个说法,麻辣姐不大同意,您见过把全球最高增速称作“底”的吗?如果这个增速叫“底”,那其他国家情何以堪?所以,我们把这个增速称作中高速,真不是因为这个词好听,是因为它更合适。之前中国经济增速更高,现在增速降下来了,但仍然不低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中国经济是L型增长,现在正在从原来的“竖”过渡到“横”,增长快速回落的风险有所下降。作为权威智库的掌门人,李伟对经济增速的判断很明确,但并没有用高或低来形容。
经济增速放缓,但“含金量”提高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全球之首,小数点后面多一点少一点,没必要太纠结。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吃的“苦头”也不少。现在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增长的“含金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在增强,这才是最重要的!
增长的“含金量”,体现在收入增速继续跑赢GDP:去年,我国国民总收入增长6.9[%],加快0.6个百分点,百姓拥有满满的获得感。
增长的“含金量”,还体现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强。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1.1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在连续多年提高的基础上,2016年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由于服务业发展对就业、消费的拉动性更强,因此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后劲更足。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随着人们收入、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个市场的潜力与空间更大。”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
过去一年,国家连续*了多项降成本、去产能的好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去包袱、扫障碍。这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金钥匙”,也给*业吃了定心丸。”崔根良认为,*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民之本。中国*业完备的产业链,再加上信息化、“互联网+”的护航,将大大提高各行各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也为企业送上了更大的竞技舞台。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沿线国家对我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905家,增长34.1[%],直接投资金额458亿元。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也将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继续“走出去”。
结构调整的阵痛难免,迎难而上成最大共识
“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 刘志彪委员认为,过去增速较快的年代,进行结构调整不容易,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结构问题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了。
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虽然在短期内,去产能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企业过紧日子,并使其风险显性化。但应该看到,结构调整可以释放出闲置的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产业和行业,从而为后续增长*内生动力。
创新驱动,稳中求进,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动力源。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场新主体正加速孕育。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553万户,比上年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明显高于前两年,掀起了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潮。
“当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持续较快增长,化挑战为机遇,以创新求发展,‘中国智造’才能在全球化竞争的关键一程抢占制高点。”崔根良透露,今年亨通还将在光通信领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光纤预制棒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未来光通信骨干网技术发展。
2017年,全球经济似乎潜伏着不少“黑天鹅”,但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趋势,仍然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正成为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的最大共识。
笔者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
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分析师,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系统。对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和微盘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笔者官方薇-信:jyxj86(长按可复制),我正在布局一波中长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本人,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精准交易策略指导。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