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涨的顺丰控股终于停了下来,王卫也最终没有成为首富,在盘面开始翻绿,市场热情消散之后,笔者不禁开始思考,顺丰控股到底经历了什么?
先来看看顺丰本身的业绩:2016年*额574亿元,盈利41.8亿,按照顺丰控股达到最高的股价73.48元计算,顺丰市值超过3000亿,市盈率超过70倍。这是什么概念?看看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国中车、中国交建则分别为26.2倍和17.2倍。而国外的上市公司,苹果市盈率16倍,而谷歌30倍。谁都能看明白,顺丰的业绩根本无法匹配如此高的估值。如此高的股价,当然是不正常的。
再来回顾一下顺丰飙涨的过程:2月23日,顺丰控股顺利拉出第一个涨停板。当时网上流传的玩笑称,王卫距离中国首富还差几个涨停板。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顺丰随后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地连续涨停,总市值从2000多亿突飞猛进到3000多亿。有人注意到,顺丰5天总成交额不到50亿,但却撬动了1000亿市值的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股本撬动大市值典型。2000多亿的盘子,怎么说拉就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就要说明一下顺丰控股的股权结构:股价上涨这么快,与顺丰控股流通股比较少有关。具体来看,由于是借壳上市,鼎泰新材向原顺丰控股7名股东发行了39.5亿股,其中向明德控股发行27.02亿股,占总股本的64.58[%];向嘉强顺风等其他六名发行股份比例均在10[%]以下(注意这个比例,下文会提到影响),合计占总股本29.82[%]。而这些股目前全部处于限售期。加上鼎泰新材原来有1.01亿股限售股,现在的顺丰控股41.8亿股总股本中,流通盘仅有1.33亿股,仅占总股本的3.18[%],是目前两市占比最小的个股。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大量的非流通股筹码锁定,流通股少盘子小,少量的资金即可推动股价暴涨,成就总市值暴增。
那为什么流通股会那么少呢?按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否则面临退市。但这个社会公众怎么定义呢?有专家表示,按照目前的规则,非公开发行对象只要不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关联人,且认购比例在10[%]以下,就认定为社会公众股股东。然而在鼎泰新材重组报告书中,嘉强顺风等六名非公开发行对象因为持股比例低于10[%],且不属于上市公司董监高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此满足社会公众股认定条件,也即这六名认购对象认购的近30[%]股份均认定为社会公众股,由此造成了顺丰控股实际流通股过少的局面。
据悉,顺丰股价疯涨已引起监管层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这样的上市公司还不少。另一家完成借壳上市的快递企业韵达股份,其目前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同样低于10[%]。蓝思科技,世纪游轮等7家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的是,顺丰是家好公司,然而刚刚上市股价就被资本爆炒、透支,暴涨暴跌,对顺丰和真正的长期投资者,都是很大的伤害。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如此股价一直高企,那么等到解禁之日时,恐怕又是散户们遭殃了。
做投资,如果你现在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现在的状况,那么你需要一位军师来助你操控大局,一次选择,就是一次转折!如果你关注财经,喜欢金融,热爱投资,不想资金缩水,在这里我(微信 gaolao688)将为你*独家视野,保持独立思考,为你出谋划策,让你的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