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在万众瞩目下,川普开始了他当选总统后国会首秀,演讲中川普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向国会要钱;二是要政策(求支持)。
归纳了他的讲话要点:
1、向国会要1万亿美元的钱搞大基建,相当于2008年中国版的4万亿。
2、用“历史性”一词来表明他给企业、中产阶级降税的决心。
3、要扭转美国贸易的不平衡,不会允许美国被利用,似乎是要打贸易战的节奏。
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众议院、参议院)拥有立法权,一般来说凡是涉及到钱的政策都需要国会点头,所以每届新总统上台后都会跑到国会当一回说“说客”,一是要钱要政策,二是和议员见见面,以此来兑现自己竞选时的承诺。
这一次川普狮子大开口,直接向国会要了一亿美元,他要那么多钱干嘛?笔者把他的“小算盘”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重要举措”。
“一个中心”:是指他在竞选时提到的“让美国再次强大”。
“两个基本点”:是指每年的GDP达到3[%]以上同时未来10年内新增2500万个就业岗位。一般来说GDP和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以中国为例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所以两个基本点其实可以合并为一个点,即GDP3[%]的目标。
“三个重要举措”:为了实现美国GDP3[%]的目标,他三个重要举措主要是贸易战、大基建以及给企业减税。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重要举措
把上面的几点串联起来我们就会很清晰地看到川普的施政主张:
贸易战、大基建以及给企业减税→GDP3[%](10年新增2500万人就业)→让美国再次强大。
怎么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川普是一个商人,非常成功的商人,他曾经建立自己的房地产王国,人称“地产之王”,他还自夸自己的资产超过100亿美元,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川普的经济头脑应该不差,在经济方面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这一次他头脑发热地套用了经济学公式: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都清楚了吧?上面这个公式就是GDP的构成要素,我们平常在电视上看到的GDP就是这么形成的。
好了,既然知道了这个公式,那么现在笔者就来带大家看看川普是如何运用这个经济学公式的。
招数一:增加投资
投资虽好,可麻烦也来了,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该建的学校已经建了,该修的公路已经修了,该搭的桥也差不多要搭完了。
那怎么投资?
但川普可不是这么认为,他认为的他前面两任总统(布什、奥巴马)在海外长达十几年的折腾(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以及其他冲突),美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已经破烂不堪,你看十年间中国的企业都已经在我们的家门口建高铁了,所以我们要赶紧行动。
为此他在这次的演讲中狮子大开口正式向国会要了1万亿美元的钱,用来修缮城市,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可是光靠政府投资也不行,美国的企业是不是也要出点血呢?
于是他采用了“江湖式”的做法,以“威胁、恐吓、强逼”等手段拉拢企业在美投资,比如他对通用汽车就说过:“要么本土*,要么缴纳巨额税费”,企业虽然无奈,但毕竟现在川普才是美国的老大,最后菲亚特、苹果、福特等大型企业纷纷表态要在美增加投资。
当然川普还算是有“见识”,不会要求企业只干活而不给他们饭吃,川普的用意是,“你们好好干活,不用担心成本,将来我会给你们减税的!”所以在这次国会的演讲中他用了“历史性”一词来表明他要给企业、中产阶级降税的决心。
招数二:净出口(增加贸易顺差)
所谓净出口指(出口-进口)后的数额,也可以说是贸易顺差,就以2016年7月为例子,那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是1.35万亿元,从美国进口是4738.2亿元,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净出口负8779.1亿(贸易逆差),这使净出口对美国GDP非担不能起到拉动作用,而且还拖了后腿。
于是他以“公平贸易”为借口要和中国扬言要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贸易战的打法主要有两个:
1、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迫使人民币升值,通过这个来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降低贸易逆差,很多人不明白,这怎么也是贸易战?不是汇率战吗?
这确实是贸易战一部分,因为人民币升值,中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举例:
XX企业是中国手机生产商,2016年1月在美国卖了1000部手机,赚了200万美元。
但是拿了200万美元没用啊,换回美元才是企业的真正收入,这时汇率就起到了作用。
A、如果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1:7,那么企业可以换回的人民币是1400万;
B、如果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变为1:6,那么企业可以换回的人民币是1200万;
C、也就是说因为人民币的升值,XX企业无故损失了1400-1200=200万元,成本是不是增加了呢?
如果人民币一直升值,企业的成本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干脆不生产了,而这样恰恰是美国想看到的,增加了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净出口,这就是川普的套路。
其实,川普把中美的贸易失衡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虽然看似合理,但是实际上笔者不懂他装傻还是另有目的,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最主要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汇率问题!
怎么解释,笔者给大家说道说道:
2016年有顺差(出口大于进口)的主要大类依次是农产品(294.94亿美元)、石油和煤炭产品(252.29亿美元)、废料(121.96亿美元)、矿产(76.06 亿美元)。
有逆差(出口小于进口同)的主要大类是计算机和电子(-1708.13亿美元)、运输设备(-987.89亿美元)、原油和天然气(-882.15亿美元)。
通过上面两类数据你会发现,美国对华顺差是主要产品是能源、资源等普通产品,而逆差主要是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造成这样主要原因是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受到了美国的出口管制,尤其是对中国,所以这并不能全怪中国,要怪就怪你太“吝啬”。
2、贸易战的第二种打法是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结果,有过一个统计:美国消费者在“中国*”商品上花费1美元,有55美分是给了美国*、运输和营销企业。贸易战的打响会打击中国企业,也会影响美国的消费者和部分企业。
所以川普通过“贸易战、大基建以及给企业减税→GDP3[%](10年新增2500万人就业)→让美国再次强大”,总的来说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短期也确实能改善美国经济,但是这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极端手段,比如贸易战、汇率战的手段确实为人不齿,贸易战的开打,世界也会被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长期对美国经济也不利,如此川普拉动经济套路的最终结果不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结语:投资是长久的事情,一时的盈利或亏损代表不了什么,以饱含学习的思维去看待投资,你的投资路才能够越走越远。一个选择,一份信任,一生收获。如果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投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对投资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的可以联系笔者本人!
本文由现货金融投资(微信ID:zy82488248)供稿,于市场中惊风雨,玩微盘投资、做黄金TD、原油和股票,是金融投资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