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的游客远赴日本、韩国“爆购”,从韩国的化妆品、衣服,到日本的马桶盖,甚至连小孩用的“尿不湿”也要疯狂抢购。日本商场不得不选择“限购”。归根结底,日本、韩国制造产品的优良品质、精美贴心的设计是中国游客外出“扫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产品的品质成为消费理念的重要因素
长期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在收入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淡化价格因素,已经从价格和数量的满足转向品质需求,进而向感性消费挺进,也就是由着自己的直觉、喜好而购买。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质量,给人视觉冲击的精美设计已经成为最基础、最实际被看重的因素。
消费的升级需求在呼唤“工匠精神”
市场开始面对一群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他们不仅喜欢物美价廉,同时还向往着高品质和新技术的体验。消费正在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发扬“工匠精神”从细节发现消费需求,臻于至善,稳抓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
人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回应,12月中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
“工匠精神”有力的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我们也很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我们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早在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阶段。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缺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
为什么说工匠精神是不可被忽视的!
汽车、电器、制笔、制鞋这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离不开“工匠精神”。世界上许多产业的规模都居于世界的前列,使用的也是一流的机器设备,然而,这些产业长期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产品档次普片不高,显而易见,工匠精神是不可被忽视的!
其实我们可以注意到,德国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并且拥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匠,“工匠精神”以及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文化,形成一种鲜明的工业价值观。
“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强国的血液。我们需要培养和巩固这种精神。首先我们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开展现代学徒试点等工作。同时还要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工匠精神”是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 中逐渐形成,进而引领社会风尚。
【欢迎订阅】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笔者宏观论市V信:hg2967684712 (长按复制)
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