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负债。2008年中国的非金融债务相当于GDP的150%,如今上升到255%,而三分之二的增长都集中在企业部门,尤其是国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国,中国的债务膨胀算不上意外。高储蓄经济体本来就容易出现高投资,同时中国缺乏资本市场改革,这越发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在为中国投资热潮提供资金方面扮演了过于重要的角色。
相比之下,日本的状况在评估债务密集型增长的风险方面尤其具有启发性。日本在2015年末整体负债相当于GDP的390%左右,比中国高出135个百分点。但由于日本拥有极高的储蓄率——自2007年以来储蓄率平均相当于GDP的24%,这意味着日本的债务基本上都是内债,因此,日本不大会受到外国投资者资本外逃的冲击,而后者往往是危机爆发的原因。
日本企业近年来的利润主要依靠日元贬值带来的账面利润提升。去年下半年日元开始升值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日本企业账面业绩减少并带动日本股市下跌。未来在日元汇率升值的预期下,预计日本企业账面恐怕不会好看,在安倍经济学下日元反而出现了增值的情况,这让日本央行在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了前功尽弃甚至开始倒退了。在2016年的时候,日元持续不断的涨幅导致日本企业的产品再也难以顺利的跨出国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G20峰会上抨击中国经济(日媒截图)安倍称,目前的中国存在生产重复严重、设备库存过剩、环境恶化、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制度的不健全所形成的贫富差距还在加大,并且积重难返。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定平衡至关重要,安倍称希望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改善当前的不利局面,减小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日本是被美国悄悄“摆了一道”。美联储的多次加息预期最后泡汤,令日本大大受伤。受此影响,美元指数走弱,黄金、石油价格走高。 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映射日本在1985年的错误决策。日本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 安倍引以为傲的经济学核心,就是让货币贬值30%拯救走上末路的制造业。日元疲软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获得很大成功,但现在俨然失效,因为服务业早已大幅领先制造业。
这一措施也无助于成本高、老龄化而生产率低的劳动力,因为更年轻和更便宜的雇员正在涌入制造业。这使得安倍的希望落空。 日元升值首先会削弱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因为以日元计价的产品更贵了。比如,以前进口某款日本原装的汽车可能需要100万人民币,升值之后,现在可能需要支付108万。以人民币计价的商品,在日本可以卖更低的价格,无疑会为中国产品对日本出口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油价会表现出与日元汇率相反方向的“先抑后扬”。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军事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普洱茶发售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笔者从事現貨原油白银分析多年,特别关注国际动态、时事新闻,行情变动,在现货原油白银投资市场上,想赚钱其实并不难,关键你是否遇到对的指路人,虽然你我只是偶然相遇,一篇文章的牵引,或许就是你投资路上越走越顺的基础!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诗远品金 笔者(YY827414)卫个信, 获取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