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允许其庞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冲外汇风险,这是中国政府面临资本迅速外流之际提高其金融市场吸引力的最新举措。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周一晚间发布的通知中称,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使用掉期、远期和期权等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该监管机构表示,境外机构投资者需依实质需求从事此类对冲业务,限于对冲以境外汇入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该机构并称,境外投资者必须通过合格境内金融机构从事此类衍生品业务。
中国一年前全面准许全球投资者进入其规模9万亿美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将外国参与者的范围从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扩大至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中国还取消了投资者在这一市场上的所有配额限制。该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但仍由中国国内银行主导。
去年12月,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持有的债券规模跃升25[%],从2016年2月中国决定全面开放该市场前的人民币6,750亿元提高至人民币8,530亿元(合1,240亿美元),部分得益于去年10月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篮子。
然而,外国投资者购买的债券只占该市场总体规模的1.3[%],而且随着该市场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快速扩张,这一比例相比于2016年1月的1.4[%]甚至还略有下降。
除外国投资者无法对冲外汇风险外,与税收待遇以及中国债券市场未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这三大指数被全球基金经理密切追踪)相关的长期不确定性,也是中国提高该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吸引力的主要障碍。
根据高盛的估计,被纳入这三大主要债券指数可引发约2,5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
文/龙琦财经(唯一官方威信LQCJ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原油、贵金属、外汇、证券等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