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起家赚400亿,看“中国巴菲特”如何完美逆袭!
截至2015年底,复星在全球资本市场参股控股的企业多达35家上市公司,涵盖地产、金融、医疗、时尚等众多产业,总市值超过人民币8500亿元。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郭广昌以463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排在第11名。
1992年,郭广昌和复旦校友梁信军目睹了风生水起的民营经济热潮,感慨万千。他们决定从复旦大学团委辞职下海,筹借3.8万元创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为了跑业务、找项目,郭广昌踏着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发传单,帮企业搞市场调研。通过为元祖、太阳神、乐凯胶卷等公司做市场调查报告,25岁的郭广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元。
随后,看到当时中华鳖精、乐百氏生命核能以及太阳神等保健品格外火爆,郭广昌也加入到了争食夺利的大军之中,并推出了一款保健品——咕咚健身糖。不过,这一次他并未收到眷顾。伴随着保健品市场的信用崩盘,咕咚健身糖也被打入冷宫,而且经此一役,广信当初赚到的100万元也所剩无几。
正在郭广昌为出师失利而苦恼不堪时,他发现郊区房地产公司的房子销量不佳,于是试着找到开发商,以中介的方式帮助其售卖房屋,对方求之不得。郭广昌剑走偏锋,通过报纸、夹报、邮递的方法,甚至尝试把广告直接送到潜在客户家门口,效果出奇,赚到了1000万。
1995年,就在郭广昌在房地产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汪群斌、范伟和谈剑陆续加盟,广信改名“复星”。经研究,复星转战现代生物医药领域——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上市后,复星从中净赚一个亿。
10万元—100万元—1000万元—1亿元……靠着地产和医药两个实业起家的郭广昌之后逐步转入多元投资,逐渐崭露头角。
1994年,复星进入房地产业,2002年涉足商业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业。令人称道的是,其所涉足的每一个产业投资,都被认为是正好踩在了中国经济的步点上,在合适的时间做着合适的投资。
深谙哲学思辨的郭广昌将其总结为反周期而动,“投资是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个人性就是贪婪,当别人都非常紧张的时候你可以勇敢一些,当别人都觉得很想买东西的时候你要更慎重一些。”
过去20年中,复星投了70余个项目,年回报率超过30[%]。根据2016半年报,复星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437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人民币826.6亿元。
25年时间,郭广昌靠着筹借的3.8万元带领复星成长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投资集团。他在资本市场点石成金,提出“越是血流成河的地方越要有兴奋感”的投资管理语录,充分利用市场错配机会,进行反周期操作,从低点介入,耐性等待收割的基本投资路线,让自己的财富滚雪球般增长,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并赢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美名。
茶可醉人,佛可渡人。投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更多的钱,为了让身边的人过的更好。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路上白捡的,这个市场不缺老师,缺的是一个有良心的老师,一个有责任心,站在客户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老师。笔者为任何一个价格的出现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市场中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而我做的不是投资,是理财意识与风险管理,如果你对微盘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可以关注皓明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笔者皓明霸金(个人微信:hmbj686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我个人认为投资朋友在投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来分析及操作,并乐在其中,爱上这个投资而不是恐惧。恐惧是因为没有实力没有判断力。我比较崇尚那些在老师指导的过程中去慢慢学习掌握常用的技术指标(均线、MACD、KDJ、支撑位、阻力位等)结合基本面来进行分析行情走势及具体的操作点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并锻炼自己的心态。慢慢一步步成长起来,毕竟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人带投资朋友也遵循这一原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会教你从最基本的做起,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拥有赚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操作上以中长线为主,短线为辅,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
文/皓明霸金/hmbj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