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而且采用不同發展模式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和印度經濟不可避免地成為世人對比研究的熱點。過去兩年,隨着中國經濟的放緩,而印度GDP一直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長,成功超越了中國。媒體報道鋪天蓋地,印度亞洲崛起之聲不絕於耳,而中國仿佛成為陪襯主角的綠葉,烘托印度經濟不凡的成就,甚至有印度媒體表示印度已經是亞洲經濟之一。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2014年9月,當印度把一顆造價低廉的衛星送入火星軌道時,一家媒體公司忍不住拿印度與中國作對比。新德里電視台網站說,雖然“印度象”在其他大多數方面都不如“中國龍”,但印度最起碼在奔向紅色行星――火星的賽跑中跑贏了中國。現在把目光轉回到地球,印度渴望在另一場賽跑中偷偷跑到中國的前頭。
眼下似乎出現了將印度與中國相比的苗頭。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GDP已由2010年前的兩位數增長變為個位數增長,2014年GDP的增長為7.4[%]。這給印度人趕超中國留下一個口實。印度人相信,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下,他們將重新煥發活力。但在印度複蘇仍然緩慢而脆弱的情況下,這種苗頭也令人擔憂――或許是過度自信的信號。
中國與印度都同屬新興經濟體,有着令西方發達經濟體無比羨慕的高經濟增長率,同時也都成為了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據國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這是中國GDP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2的位置,是第3名日本GDP的兩倍多,是第10名印度的5倍多。
但對於中國GDP總量是印度的5倍,印度人是很不服氣的。在日前召*的印度《經濟時報》年會上,莫迪總理表示,要把印度打造成20萬億美元經濟體。他在演講中說:“今天的印度是一個規模2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難道我們不能期待一個20萬億美元的印度嗎?”莫迪稱,印度經濟已經從一個“持續3到4年的寒冬”進入了“新的春天”。
現在印度上下普遍充滿民族自豪感,他們早有超越中國的雄心壯誌,加上中國似乎並不關心此事,而把主要精力花在金磚國家*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路一帶”,這明顯利好印度。看到這些,我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印度人想超過中國都快想瘋了。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印度約15[%]的人口嚴重營養不良,在《2016年全球饑餓指數》排名中,印度在118個發展中國家中位列第97名,甚至低於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國這樣的嚴重貧窮國家,而中國在《全球饑餓指數》排名中位於第20名。
另外聯合國調研表示,盡管印度經濟增長率很高,但在醫療衛生方面的進展令人擔憂。在亞洲國家中,印度的排名遠遠落於其他國家。在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中,印度在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最小。
教育領域,在最近公布的2016年社會進步指數中,中國在143個國家中排名84,被納入“中低級進步”類,印度則排名98,被納入“低級社會進步”類。在涉及人類發展指數時,甚至連泰國、印尼、斯里蘭卡、尼泊爾之類小國都比印度好得多。
誠然,印度的GDP增速已經超越中國,這是事實,但將教育、醫療衛生服務、住房、環境等其他社會指標考慮進去時,會發現印度社會並沒有絲毫進步。以社會進步為代價,只強調“增長”,只是揠苗助長,使印度社會的不平等加劇,要超越中國,印度要走的路還有很遠!
縱觀世界經濟熱潮,再論中國經濟展望。解讀市場動態、剖析世界金融、分享投資技巧、給與最新的行情分析、助你捕捉站在金融前沿。對投資(發*、原油、股票、期貨等)感興趣卻無從下手的或者你久在投資市場苦戰不勝,我們可以促膝一談。每日(發*、原油、股票、期貨等)、白銀、天然氣等操作策略和技術解析都會在我的微信號里發布,微,信(yypj10188)(長按可*)關注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