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家,李嘉诚在创业型企业投资和慈善活动方面备受尊敬,同时其也被视为是香港社会贫富差距象征性人物。在面临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的背景下,李嘉诚王国将何去何从?
李嘉诚内地撤资真正内幕
1981年,李嘉诚成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年,包玉刚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击败怡和系成功*购九龙仓集团,1985年,李嘉诚受沈弼邀请进入汇丰银行董事局,正式成为庞大的英资体系中的一员。李嘉诚与汇丰银行的紧密关系也由此形成!更为他日后不断壮大他在香港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在港英政府时代,汇丰银行董事长作为香港的实际统治者,控制着整个香港的经济!
统帅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李嘉诚正在加速推进业务转型。其一方面在欧美*购基础设施企业,另一方面却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抛*资产。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家,李嘉诚在创业型企业投资和慈善活动方面备受尊敬,同时其也被视为是香港社会贫富差距象征性人物。在面临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的背景下,李嘉诚王国将何去何从?
日本对华投资下降
日本从后发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通过向东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了所谓“雁阵模式”的亚洲产业链结构,中国也在改革*放之后进入到了亚洲分工体系。该模式以欧美市场为导向,以日本*业技术优势为基础,是一种特殊时期形成的、不稳定的结构体系。中国等国家通过产业升级逐渐缩短了产业差距,使该结构日趋扁平化。*投资交流指导V信:baish666
反观日本,技术领先优势不再,曾经引以为豪的白色家电产业集体没落。日本企业界“自病不察”,再加上安倍奉行“亲美远华”路线,对华投资一路下滑。商务部统计,2015年日本对华投资减少25.2[%],2014年减少38.8[%],投资降至2012年顶峰期的一半以下。同期,欧美及韩国资本对华投资则呈大幅上升态势。显然在所不擅长的新兴产业领域,日企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体现出一种民族性的“战略误判”。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虽然中国国际地位还在不断上升,国际地位愈发重要。但是在恶劣环境下的结构调整,中国更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不唯GDP论,政策制定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为出发点,避免为了拉动GDP而大搞刺激;二是踏踏实实发展*业为首的实体经济,避免金融资本独大,避免金融化的房地产经济损坏经济基础,避免互联网“赔本挣吆喝”的倾销模式损害商业环境;三是如国际政治学者时殷弘教授所讲,将重要战略任务放在国内改革,避免“多线战斗”,避免“战略透资”。
笔者是一个宏观经济爱好者,同样也是一个理财规划师,对股票、TD、*等大宗商品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一手掌握盘中走势,如果目前正在*这方面的理财投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对*投资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可*本人.V姓ksbj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