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的沙滩旁,白色的裹尸袋模糊双眼。不远处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眺望大海,对岸就是这些魂断大海的人们追寻的目标欧洲。只是,这是一次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途。
据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2月20日,利比亚扎维亚,利比亚红十字会在北部海岸发现74具冲上岸的移民尸体,实际死亡人数或达100人。
红新月会表示,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西45公里的小村居民,在沙滩上发现了一艘载有遇难移民的失事船只。
这些遇难者疑似为乘船穿越地中海的移民,小船倾覆后遇难。据悉,除了三名男子之外,其余死者都是妇女。不难推测,死者多数是利比亚人。
尸体陈列在海滩上,触目惊心。与同2015年叙利亚3岁小难民遇难的照片一样,成为欧州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又一组“最揪心的画面”。
6年前的今天,利比亚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段子:“卡扎菲死后的利比亚,我们以为会变成迪拜(象征*放、富庶和现代化),没想到成了索马里。”如今,绝大多数利比亚人都在怀念卡扎菲时代,至少当时他们拥有安全、稳定和相对富庶的生活。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的就是后悔药。
卡扎菲死后,利比亚国内各派系政治平衡被打破。利比亚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不同政治派别和武装团伙的利益冲突以及“伊斯兰国”组织的渗透,利比亚国土上出现了“四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持续内战使国家面临分裂危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举步维艰。如今的利比亚已像一列失控的火车,似乎在不可逆转地滑向深渊。几十万利比亚人为逃避战乱移居周边邻国,沦为难民。
解密的希拉里邮件显示,西方干预利比亚的一个重要而不曾明说的原因是,利比亚丰富的黄金和石油储备。当年把卡扎菲赶下台的时候,西方领导人争相宣布这是“民主的胜利”,压根没有提到黄金、石油这些真实的原因。
奥巴马曾感叹“干涉利比亚是任期内最大错误”并不奇怪,美国得不偿失。美国花费巨资打的一场战争已经过去5年,稳定、和平和发展迟迟没有光临利比亚,抗议、冲突、混乱和贫困却有增无减,美国人眼中的黄金、石油也无法获得。更要命的是,利比亚已成为恐怖主义的重灾区,成为IS重要兵源地,还发生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还遇袭身亡的惨剧。
“没有公义,就没有和平”,这是前几年中东听到的一句口号。想不到,这同样是世界动荡之源。借利比亚反卡扎非的起义行动,北约以“人道干预”和“保护平民责任”的名义推翻卡扎亚政权。卡扎亚被乱*打死了,可是民主是手段而不是要的结果。利比亚人用来追求幸福的手段,反而葬送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一颗颗“民主种子”撒下去, 一路路*炮声响起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2011年对利比亚发动战争6年来,利比亚仍然到处炮火连天,失业、贫穷、无助和杀虏是主旋律,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每个人都想向往和平、稳定、安详、幸福的生活。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战争把希望变成了奢望、失望、绝望。正如一首歌所唱,“往日自己的故乡,和平的天堂,如今却是如此凄凉”。冲上海滩的一具具尸体,只是这场难民潮的的冰山一角。如果可以,谁愿意离*故土、抛弃家园,到别人的国家仰他人鼻息、*三等公民?
历史老人并没有走远。看到这些“最揪心的画面”,想到了“那个悲惨的时候”,想到了《四世同堂》里被活活饿死的小女孩,想到了南京城里被日军杀戮而无助的妇女儿童,耳边回响起“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的哭泣。
中国解决挨饿只有30多年,解决挨打只有60多年。庆信自己生在当下的中国,国家富强,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谁愿意偷渡去个陌生地方啊。如果祖国不强大,说不定被海水推上岸的就是你。
奥巴马走了,特朗普来了;或者,民主党走了,共和党来了,“一切为我中心”的美国的中东政策没有一丝改变迹象。中东无法享受“阿拉伯之春”的红利,当然只能吞咽“阿拉伯之冬的苦果”。伴随着海风、寒冷和死亡,前扑后继的中东难民潮,何日是尽头?
不对死亡咆哮,就可能只有哭泣。斯以此文。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外汇、*铜、沥青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单不顺被套单、锁单,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薇芯:shangguan1088(长按可以直接*)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