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数量的不断下滑,对香港旅游业的冲击正在进一步加深,而作为香港旅游业代表性的景点迪士尼乐园正在艰难度过这个“寒冬”。
2月20日,香港迪士尼公布了2016财政年度(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止)的业绩,继2015年度净亏损1.48亿港元之后,2016年度再次净亏损1.71亿港元。
为了挽回游客,香港迪士尼去年底公布了雄心勃勃的109亿港元的扩建计划,但在内地多个大型主题公园相继上马的同时,香港迪士尼的新计划能否重新赢得游客青睐仍属未知数。
游客减少又逢激烈竞争
近年来,伴随着内地游客的不断下滑,香港旅游业饱受“寒冬”之苦。
据香港旅发局披露,2016年访港游客有5600多万人次,较上年下跌4.5[%],其中内地游客人数下跌6.7[%],海外游客则有3.1[%]增长。对于今年第一季访港游客人数,香港旅发局预计还会下跌,第二季情况将会出现好转,而全年旅游因受世界经济不景、英国脱欧等不明朗因素影响,暂难以估计。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从香港迪士尼方面获得信息显示,2016财政年度期间,乐园受本港旅游业仍然放缓影响,加上较 2015 财政年度少一个营运星期,业务收入为 48 亿港元,净亏损 1.71 亿港元。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 7.15 亿港元。
而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
2016年度香港迪士尼全年整体入场人次610万 (本地游客39[%],内地游客36[%],国际游客25[%]),而在2015年全年整体入场人次则为680万,其中内地游客占比则达到41[%]。
显然,内地游客占比的降低是香港迪士尼2016年度入场游客数量减少的一大重要原因。
人民日报今年2月就曾发出评论称,香港旅游资源多,是全球闻名的旅游胜地、“购物天堂”,但近年来的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吸引内地市场来说,一方面,近年来,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竞赛”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内地旅客的消费模式与心理预期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可选择的目的地多了,不少内地游客的出游计划中,香港也有了“替代品”。
“香港迪士尼亏损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两年访港的内地游客少了很多,对香港旅游业的冲击也是挺大的,基本面是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方面;第二个则是,香港迪士尼经营运营上成本也一直比较高,同时,在国内上海迪士尼新开的情况下,持续分流游客的影响也会更大。”执惠旅游创始人刘照慧说。
百亿元扩建能否翻身?
笔者注意到,事实上,目前对香港迪士尼造成冲击的绝不仅仅只是内地游客减少以及上海新开的一家迪士尼,国内正蓬勃兴起的主题公园、游乐园热都对其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仅就珠三角游客而言,香港也并非唯一选择,广州、珠海、深圳都建有大型主题公园。
据此前新闻晨报消息,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迪士尼入园游客达560万,在迪士尼全球乐园的开园过程中,是游客人数最快突破500万的乐园之一。另外,上海迪士尼的两个主题酒店,持续保持90[%]以上的入住率。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主题公园行业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主题公园数量达到 2000 多家,其中投资在 5000 万元以上的有 300 家左右。
对于2016年的表现,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刘永基表示:“面对表现仍然偏软的旅游及休闲巿场,团队积极应对。乐园过去一年持续推出一系列精彩崭新的项目及节庆特别活动,吸引宾客到访。乐园会继续为香港带来更多奇妙的体验,加强我们的精彩节目,以提升香港作为首屈一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而对于在去年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中国的旅客人数足以容纳两间迪士尼乐园,而且上海迪士尼开业后也带动了旅客增加对迪士尼的兴趣,从而对香港迪士尼的入场人次有利。
为此,香港迪士尼提出了又一大重振士气的大举措,期望为游客带来更多迪士尼强劲人物故事主题的全新体验,这一计划正是109亿港元的全新扩建发展计划建议,正待立法会审批。计划包括增建以漫威超级英雄及迪士尼电影《魔雪奇缘》的两大主题区,以及扩建城堡及广场,推出日夜两场全新汇演,探险世界亦会加设崭新体验。
不过,香港迪士尼的这一大动作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效果仍不得而知。刘照慧认为应保持一个谨慎乐观的态度:“全球的迪士尼运营是一个综合的业态,在主题公园部分,除了美国本土和日本东京发展还不错之外,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二者盈利状况一直都不太好,而且扩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香港迪士尼的短板以及更大的创新。”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天然气,白银以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薇信:jcf1712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