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1913年期间德国工业爆炸式进步与发展,德国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自然科学上,工程学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宁翼贵金属|宁翼贵金属投资|宁翼贵金属官网|宁翼贵金属行情)”。相反,1873年后,英帝国长达25年的的经济萧条与欧洲大陆工业经济的蒸蒸日上形成强烈反差,其中与德意志帝国对比更为明显,德国的崛起还受益于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战争由法国挑起,而以法国战败割地赔款告终。“(宁翼贵金属|宁翼贵金属投资|宁翼贵金属官网|宁翼贵金属行情)”。德国获得了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的崛起*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法国却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德国逐渐取代法国成为中西欧大陆新的霸主。这便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宁翼贵金属|宁翼贵金属投资|宁翼贵金属官网|宁翼贵金属行情)”。
英国强烈的感受到德国的崛起,已经威胁到英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宁翼贵金属|宁翼贵金属投资|宁翼贵金属官网|宁翼贵金属行情)。为了遏制德国,英国一贯运用其认为的传统“战争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萨拉热窝时间之前的几年中,英国政府财政处于崩溃边缘,怂恿像塞尔维亚等国家与德国发生战争冲突,同时,为接下来的战争募集资金。英国政府当时找到了美国的摩根公司,为了得到摩根的贷款,英国给予摩根极大地权利:协约国的所有后勤*皆由摩根公司一手操办,权利之大史无前例。而之间受英国挑唆的战争从未间断过。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后,对于奥匈帝国王子遇刺的谈判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之后德国提醒俄国不要进入战争戒备的同时,迅速向法国宣战,而英国也与两天后向德国宣战。值得一提的是1917年,美国的参战使欧洲战局发生逆转,俄国于战争期间经历了十月革命,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战争。这使得协约国尤其是英法军队,即将面临崩溃,当时美国属于中立国,不应干预欧洲战场,而德国击沉美国支援英国的石油船队,使得美国借机对德国宣战,美国的加入改变了欧洲战场的局势。最后以同盟国投降而告终。原油作为新兴能源,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在一战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与其说德国败给了美国的加入,倒不如说败给了原油*的断裂。
1915年2月-1916年1月,英国在土耳其加里波利战役惨败,加里波利半岛被称为协约国的折鞭处。加里波利战役的的失利,使得俄国石油(巴库地区)的*直接被切断。直至1918年,巴库地区原油重新被英国占领,而德国失去了该地区原油*之后,紧靠罗马尼亚的微薄原油*远远不能满足德国的军事需求,这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石油*不足,德国便在不久之后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原油发展到现在仍然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来源的依据,便是原油在一战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盟国的战败出现了后来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和约》,根据计算,协约国欠美国债务总额为125亿美元,而根据凡尔赛合约,德国欠协约国330亿美元,这样的三角债关系,左右着世界金融体系暂时平衡,而1929华尔街崩盘,打破这纸一般的暂时平衡,引发有史以来最大全球经济危机。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战争赔偿数目,远远超出其实际支付能力的三倍之多,加之每年6[%]的赔偿利息,及其他一些条款。使得战后德国根本无力偿还欠款。德国提出的支持德国经济发展以赔付巨额的赔款的请求遭到当时协约国尤其是法国的强烈反对(受普法战争影响),同时1921年英国将进口德国商品关税提高26[%],使得德国出口业雪上加霜。为了赔付战争赔款,德国开始无节制的投放货币。
1923年1月9日,赔款委员会以3:1的投票(苏联放弃赔款,英国投反对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投赞成票)通过决议:认为德国未履行好赔付义务,于1月11日法国派部队强行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限制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结果显而易见,停滞的工业发展与无节制的货币*,使得德国陷入极度的恶性通货膨胀之中。大量的失业,马克的贬值,使得德国中产阶级瞬间落入贫民阶层,要知道中产阶级是国家的*,而他们的存款和投资瞬间变得一文不值,通货膨胀的速度堪称史无前例。当你去就餐,结账时发现你会比点餐时要支付更多的钱,这并非玩笑,在极度恶性通胀中,这便是经济现状。
在恶性通货膨胀中,受害最小的应该是农民阶级。因为土地产出并不受通胀影响,在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下他们并不会把他们的农作物拿去市场去换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纸币,而是将产出囤积起来,或进行以物换物,满足日常之需,除非用金银铸品去交易,黄金白银的避险及保值属性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话说回来,粮食的囤积使得市场粮食价格飞涨,加剧市场恶化。在商品方面,法国此时趁火打劫,由于德国马克贬值严重,法国从中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进口德国商品,德国资本迅速外流,而本国国民因支付能力不足无法*。
在此环境下,社会中充满愤怒与仇恨,在绝望中人们期待出现一个人来改变这种现状,而希特勒似乎就是德国当前社会愤怒与仇恨的化身,法国对于《凡尔赛和约》的苛刻的结果,使其引火烧身,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向前追溯至20年代初期,一战结束后,美国在欧洲战场投入的大量债务资本,及与英帝国争夺世界霸权地位而扩充军事力量及对新兴能源石油的全球性市场争夺,国内经济出现紧缩状况(欧洲各国在一战之后恢复金本位制,市场货币总量受黄金限制),而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该紧缩状况的恶化背景下,市场资金开始由实体经济逐渐转移至华尔街股票市场,制造业出现下滑迹象。美国民众对于股票市场的狂热程度,一度引起政府及美联储的担心,胡佛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措施来遏制市场的不正常行为,例如:禁止银行贷款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然而银行方面为了自身利益并不完全配合,效果微乎其微。美联储亦出台一项政策——在目前看来一项完全错误的政策。该政策大幅提高利率
以抑制银行贷款流向股市,然而疯狂的热情带来的疯狂牛市利润远远大于银行贷款利息的支付,该政策并未起到实质效果,投机热情依旧不减,相反,高利率使得制造业产值加速下滑,加剧了美国紧缩状况。股市的泡沫于1929年10月29日破裂,美国股市的崩盘引燃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其影响迅速蔓延至西方世界,全球进入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股票市场吸收的大量资金大幅缩水,民众消费意愿大减,商品积压严重,工厂纷纷倒闭,失业率大幅增加,在职职工工资降低,银行开始出现大量坏账,企业失去贷款渠道,又制约企业及经济发展,而这又制约了银行业及股票市场,美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由于当时美国仍保留黄金兑付能力,银行的大量黄金储备(美国于一战时大量吸收欧洲国家黄金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被挤兑,银行开始破产潮,截止1932年冬,银行破产数达总数的三分之一。
世界霸权地位的争夺,致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归根结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然而使英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开始便算错了,真正的敌人并非德国,而是远在美洲大陆的曾经是自己殖民小弟的美利坚合众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步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而美元也同样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逐步取代黄金成为后金本位时代新的世界货币。
石油作为一战中出现的新能源,其战争作用愈发明显。从一战前期的科技战,逐步发展为后期的石油战争,“谁控制了石油,谁就能赢得战争”,而一战的转折点正是与石油有关。自此石油的战略地位被牢牢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