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协议达成之际,沙特作为OPEC的“老大”,自然也担起了大部分的减产重责,同时非OPEC产油国中以俄罗斯为“领头”减产,以沙特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油价和减少市场波动,但它同时也为其他的原油等级流入亚洲市场打开了大门。
一直以来,亚洲市场是中东石油生产商最看重的市场,欧佩克*减少导致中东原油基准迪拜原油的价格上升,而布伦特油和迪拜原油的价差减小,这使得出口到亚洲的与布伦特油价相关的原油得以盈利。
另一方面,由于与沙特的长期*合约结束,中国的茶壶炼油厂进口的原油早在今年的最初几周换成与阿曼原油等级质量相当的俄罗斯原油——乌拉尔原油(Urals),现在对于亚洲买家而言,该国精炼油的经济性比其他国家更好。
由于北海储量正在耗尽,未来布伦特油可能不再是油市的霸主,虽然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仍取决于于布伦特油的交易价格,但未来乌拉尔原油却有可能成为新的原油基准。而乌拉尔原油对于中国小型炼油厂而言商业可行性更高、盈利的机会更大。
通过将乌拉尔原油纳入对中国的出口,俄罗斯有望利用欧佩克的减产增加对中国的出口,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商的地位。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去年增长25[%],达到了105万桶/日,而沙特2016年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仅增长0.9[%]至102万桶/日。
自今年1月1日减产协议生效以来,沙特在欧佩克中担起减产重责,在切实减产和保持对其买家的*中获取微妙的平衡。1月份便有报道称沙特削减了2月份对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原油*,但仍保持对日本和韩国市场的*。
据彭博社报道,沙特2月份对亚洲的*量下降了5-10[%],但该国仍在削减较重等级原油的*,而增加较轻等级原油的出口,以保证在与美国和西非国家的竞争者中保持其市场份额。然而,欧佩克*减少、中东原油相对WTI原油和布伦特油的价格更贵,这不仅有助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在中国等地区的*,而且也给了美国原油出口到亚洲以可乘之机。
虽然沙特试图维持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受美国、北海和非洲的出口量的影响,但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的“爪牙”正在不断伸向中国的茶壶炼油厂,石油出口国和贸易商正利用每一个套利窗口、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欧佩克减产的商机。
其次
本人对【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白银T+D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个人薇亻言:jinym88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