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最新数据,在刚过去的2016年12月,中国央行增持了美债,这与2016年日本、中国等国大规模减持美债的趋势大为不同。
去年12月的增持美债,直接终止了连续六个月的减持。数据显示,在12月,中国在自己的外汇储备中增加了9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不过这一数据并没有让中国超越日本重新成为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
一月份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之时,曾引来了不少人的惊慌。究其原因,也一定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无奈之举。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似乎效果并不显著,当下,人民币仍然逐步滑向7元大关。
去年全年中国央行总计减持了1880亿美元,为历年来减持额最大的年度。在已公开的30个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当中,有一半去年减持了美债,其中包括日本、瑞士、沙特阿拉伯和比利时。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认为,应*中国大约一半的美国国债(大约1.2万亿美元),然后应当增持美国以外所有评级高于AA+的主权债券,如德国或澳大利亚国债。以规避接下来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贬值的风险。
甚至,可以*成熟市场经济体公用事业公司至多5[%]的股票。这个方案将大幅降低中国官方对美国国债的依赖。
笔者分析,中国政府对美国国债如此感兴趣,唯一的解释在于中美关系。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既构成了一种“人质”情形,也是一件把全球两大经济体捆绑在一起的工具。
不过伴随着2016下半年至今,日本与中国都疯狂减持美国国债,我们不禁反思,用“政治关系”捆绑下得增持或者减持美国国债的逻辑还能坚持多久,在美国新任总统上台之时,经济形势将如何产生改变,经济逻辑是不是应该压倒政治逻辑占据主动?
本人常年关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财经动态,服务过很多社会精英,作为他们现在财务自由的智囊,多年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对T+D黄金、白银及外汇、股票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笔者投资交流微信BW975674382,欢迎前来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