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冬天”就这样到来了吗?
全面收紧房产的融资渠道,意味着中小房企的“苦日子”就要来临了!
在央行频频收紧信贷资金,连续上调各种央行向银行的借款利率之后,尽管直接的资金价格还没有传导到大陆银行的公开存贷款链条上,但是已有北京、广州、佛山等地的房贷政策开始收紧,多家银行甚至约定首套房房贷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90[[[%]]]。
综合来看,这一次的中国房地产“寒冬”,或许比预想的要长。各地方的限购限贷政策只是开始,而包括央行、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对房地产资金链的全面收紧,才是釜底抽薪的最致命打击。而在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已经有部分投资客急于出手降价在10[[[%]]]—20[[[%]]]左右,作为中国房地产价格风向标的城市,“蝴蝶效应”或许才刚刚开始。
为了遏制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监管层正在不断更新监管政策,封堵不符合政策导向的创新金融工具。目前,房地产融资渠道基本被堵死,数据最能表明调控结果:1月份大陆房企融资规模下滑92[[[%]]]。如果局面持续,下半年中小房企或将迎来流动性危机,加速降价推盘将成为必选项。
而由中国基金业协会重磅发布的这份明则指向私募资管实则指向过热的房地产市场“4号文”显然是有备而来,针对性非常强。文件所指的热点城市,其实就是上次中国住建部点名的16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合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天津、福州、武汉、郑州、济南和成都等。
“香饽饽”不再香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和个人房贷,是银行贷款的“香饽饽”。有些资金通过信托绕道进入房市,其实也是来源于银行。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45[[[%]]]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有更多银行的钱拐了个弯,流入房地产开发项目。
很多房地产企业通过正常的贷款拿不到资金,就转道信托计划,但资金实际上还是来自银行。信托公司为房地产发行一笔信托计划,同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将理财产品的资金通过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对接。一般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计划获得资金的年利率在15[[[%]]]左右。
如此高的利率,背后充斥着杠杆和债务,一旦资金只停留在金融机构和类金融领域的资产价格上转来转去,这个“接鼓传花”的游戏无法接下去,必须回到能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中来,才能循环。
可以预期的是,大陆的资金价格还会不断提升,资金链还会不断收紧,这不仅仅是中国去杠杆、挤泡沫的需要,也是应对美联储加息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要。加息或者变相加息的节奏一旦启动,信贷成本最终只能随着提高。
而据深圳传来的最新消息是,深圳二手房市场,部分急于出手的投资客已开始降价10[[[%]]]-20[[[%]]],而新房市场也有开发商以特价房降价营销,降幅约5[[[%]]]至10[[[%]]]。作为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风向标城市,深圳这只蝴蝶的效应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天然气,白银,铜以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
添加薇信:mxmx1912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