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瑞:伊拉克减产动真格,但俄罗斯为何不愿减产?
【文/各大财经专栏作家袁凯瑞】【袁凯瑞认证腾讯&微信1958910302验证688】
据报道,因部分大型油田持续处于维护状态,加之出口面临季节性下滑,伊拉克3月份原油出口有望降至7个月低位,这可能有助于该国履行去年年底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达成的减产协议。
装载计划数据显示,作为OPEC第二大产油国,3月份伊拉克波斯湾出口码头的原油出口量将从2月份的364万桶/日降至301万桶/日,为去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本月出口量有望升至2015年10月来最高。
虽然出口下滑给伊拉克履行减产承诺带来积极影响,但却很难判断政府主导的限制原油*量究竟达到何种程度。进入3月份后,伊拉克部分关键油田仍处于维护状态,这将限制原油产量。此外,历史数据显示,至少从2012年开始,因出口码头经常遭遇暴风雨天气,每年2月计划原油出口量都有所下滑。
咨询机构Qamar Energy首席执行官Robin Mills认为,尽管如此,尚不清楚今年伊拉克政府在制定出口计划时是否已将天气因素考虑在内。“他们尽其所能制定好计划,但却可能因恶劣天气而被打乱,”Mills在电话中称,“无论如何出口都可能受到限制,所以他们不得不尽可能提高出口计划。”
俄罗斯为何不愿减产?
在俄罗斯的外贸出口产品结构中,能源、原料产品,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绝对优势,俄每年3亿多吨原油产量的40[%]左右用于出口,占联邦预算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1[%]。石油出口收入相当于俄罗斯GDP的1/8以上。可以说俄罗斯近年来宏观经济呈现的良好运行态势,石油出口收入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动力因素之一。
由于俄罗斯生产成本并不高,同时税率和汇率充分地保护了能源企业利润,俄罗斯的钻井数较2014年甚至提高了25[%],产量在2020年前都能缓慢提高。这意味着,俄罗斯根本没有减产的动力。
其次,俄罗斯的原油税收和自由浮动的卢布汇率与油价联系紧密,这让税收负担和卢布有效地缓冲了油价造成的利润冲击。因此企业以卢布计价的利润总体稳定,西伯利亚的一口典型的垂直井现在的收益依然不低于2014年油价还是112美元/桶的时候,因此生产稳若泰山。
注:各平台具体点位不同,建议仅供参考,其他平台点位请自行换算,具体点位可单线袁老师获取。
本文由袁凯瑞独家策划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喊单、解锁、解套、投资问答解惑等直接咨询袁老师即可获取最新的实时资讯、行情分析、操作建议及更多联系方式(袁老师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操作依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