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月11日在位于印度东部的惠勒岛附近进行了2017年的首次反导试验,在试验中,从惠勒岛发射的两枚PDV(末段高层拦截系统)*成功击毁了从孟加拉湾海域的驱逐舰上发射的一枚两级弹道*,印度新年首次反导拦截试验取得了成功。
图注:在“大地”弹道*基础上改装的反导拦截弹
印度的反导拦截试验开始已有10多年。2006年11月27日,印度进行了首次陆基反导拦截试验,当时使用的拦截弹改装自印度陆军装备的“大地”战术弹道*,这个比较有意思,等于说印度使用的拦截弹和靶弹都是同一种*,只不过二者的推进器级数和弹头有略微差异。
图注:印度AAD—02反导拦截弹发射瞬间
一年之后,印度再次进行了反导拦截试验,这次印度使用了自主研制的AAD—02反导拦截弹。从这型拦截弹的命名(AAD,末段低层拦截系统)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型性能大致相当于美国“爱国者”3的拦截弹,只能进行大气层底层的反导拦截,无法在更高高度对来袭的弹道*进行有效拦截。在更高层的反导拦截系统领域,印度最早发展的PAD(末段中层拦截系统)仅为实验性质,不在列装计划之内。2014年4月底,印度进行了首次PDV(末段高层拦截系统)的反导拦截试验,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型号,PDV相比PAD的提升在于,PDV的拦截高度可以高达150公里,这样拦截系统的容错率就会更高一些,假如PDV在高层拦截失败,低层的AAD系统可以继续发射反导拦截弹对来袭*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拦截,能够有效提高拦截的成功率。
图注:以色列“绿松”反导预警雷达
相比中国,印度的反导拦截技术还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拦截分段的不同,目前为止印度进行全部是末段反导拦截,而中国已经数次进行了中段拦截试验。弹道*的飞行分段大致分为起飞助推段、飞行中段和飞行末段,中国已经掌握了中段和末段拦截的技术,而印度只能进行末段的拦截,拦截的成功率和容错率都相对小一些。
图注:弹道*飞行过程示意图
其次是反导拦截最关键的雷达技术。截止目前,印度进行的近10次反导拦截试验,使用的都是从以色列进口的“绿松”相控阵预警雷达,一旦以色列切断对印度的雷达技术*,缺乏自主研制先进预警雷达的印度将陷入有拦截弹没有预警雷达的尴尬境地,这是印度反导拦截所面临的最大瓶颈。中国陆基反导预警雷达起步较早,上世纪60年代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陆基反导预警雷达网络,进入新千年之后,随着天基预警网络的完善,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反导预警体系,这是印度无法在短时间内赶上的。就目前,印度发卫星还得找他国协助发射,纵使印度买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八面玲珑,奈何反导技术还是不如中国。
笔者是一名军事爱好者,同样也是一名理财规划师,多年从事相关工作,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如你我有缘,V信号:VIEVIE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