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破产,危机卷土重来
欧洲银行股暴跌,跌幅超过2[%],因为担心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整个欧洲市场处于风声鹤唳之中,这次在主权债务危机再次爆发的同时,加上退欧的浪潮,欧洲的未来一片愁云惨淡,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刚刚,希腊两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10[%],已经创下英国脱欧以来的新高,而且随着债务谈判的不顺利,收益率还可能上升。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两年期的国债如此高的收益率,那是一个悲剧,说明了这个国家已经基本丧失了融资能力,因为这么高的收益率,是无法偿还的。
希腊政府既然无法从市场获得融资,那只能要求欧盟、IMF救助,或者宣布破产,豁免债务。
无论哪一条路,对于希腊都极其难过,一个国家走到如此破产境地,进退不是,但这不仅仅是希腊的问题,更是整个欧洲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其它国家越来越糟,但是德国的出口反而越来越好,也就是德国是希望其它国家发生危机的,这样德国就可以通过欧元的贬值来促进出口。
欧盟现在处于英国、美国的双重攻击中,内部问题又不断,此起彼伏的脱欧派崛起,都标志着这个全球最大经济同盟已经成为危机的买单者。
一雪认为我们应该庆幸,尽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甚至经济很落后,但我们有统一的中央财政,有着统一的货币,有自己独立的印钞权,还有强大的军队,这都是一个大国强大的基础,即使经济会有起伏,但总体上能度过危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前欧盟还要挑战美国,如今落得这步田地,让人无限感慨!
今天周六,是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天,在古代也是情人节,一雪祝所有粉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2017次贷危机将再来一次?
如果把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看作是一只只单飞的“黑天鹅”,2016年的世界则呈现出一幅“黑天鹅湖”的图景。全球经济要平稳走过“黑天鹅湖”,需要的既不是“失衡的全球化”,也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共力、彼此包容的“新全球化”,以及“新全球化”驱动下的一个“新的世界”。
距离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全球经济是否已经走出了危机的阴影?2016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强调,研究表明次贷危机遗留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逆全球化的趋势,真正的触发点是次贷危机
全球化是将各国联系为“一个世界”的重要动力。从全球宏观来看,危机前的全球化是“失衡的全球化”。它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下带来的“两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三次危机”。
但是,2007年次贷危机、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到的是逐渐显现的“逆全球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全球化的趋势,真正的触发点是2007年次贷危机,而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后,不断升级到新的阶段,并于2016年底因为特朗普的当选而“显形化”了。
平稳渡过“黑天鹅湖”呼唤“新全球化”
如果把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看作是一只只单飞的“黑天鹅”。全球经济要平稳走过“黑天鹅湖”,需要的既不是“失衡的全球化”,也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共力、彼此包容的“新全球化”,以及“新全球化”驱动下的一个“新的世界”。
一雪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选择,也是中国积极推动“新全球化”的积极贡献。
笔者(微信1780240497)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