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在2月8日報告中表示,2016年底-2017年初,全球經濟複蘇,最重要因素是中國因素,並非是因為市場對特朗普政策的期待。不過,德銀同時指出,先行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減弱。如果未來中國經濟再次放緩,那麼全球經濟“感覺良好”將只是短暫的。
德銀報告稱,今年令市場困惑的是,全球政治不確定性與外匯波動率出現背離。
注:德銀外匯波動率指數(CVIX)是指9個主要貨幣對(pairs of currencies)3個月隱含波動率的加權平均。
德銀表示,美國的貿易政策、對亞洲的政策以及與歐盟的戰略關系等發生結構性轉變,為主要的匯率波動*了很多可能性(更別提歐洲選舉年、退歐談判、中國資本流出對主要貨幣走勢的影響了)。然而,就幾乎每個主要的貨幣對,3個月波動率的溢價仍為負值。而期限較長的波動率也沒有升高。德銀稱:
這是因為全球經濟繁榮增長,伴隨着出乎市場意外的數據出爐,以及多國多地區PMI數據創多年新高。德銀此前研究發現,外匯波動率最強勁的驅動力在於增長因素,包括美國工業生產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而市場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增速是否(或什麼時候)能夠延續。
德銀指出,市場首先關注的是特朗普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但全球其他方面的發展可能更為重要。2016年初,中國通過地方政府的土地*和火熱的房地產市場啟動了最新一輪財政刺激。自那之後,中國的經濟周期迅速從底部反彈,隨後加速增長(圖2)。幾乎就在同時,對中國敏感的德國經濟觸底,並且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已經觸及多年高位(圖3)。而美國和其他的G7國家經濟反彈則滯後了6個月。當前全球經濟“感覺良好”的最重要因素是12個月前中國所做的政策決定,而不是市場對美國政策組合的期待。
然而,德銀認為,先行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減弱。
德銀稱,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財新制造業PMI 低於預期,而官方制造業PMI僅略高於預期,這令市場感到擔憂。中國經濟增長的“實時”指標,如土地*和約6個月的鐵路貨運量,均正在大幅回落(圖4)。
德銀認為,如果中國經濟再次開始放緩,當前風險友好型的全球環境就會有一個短暫的保質期,尤其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油價上行,以及特朗普的刺激政策就需要至少數個季度的時間才能對美國經濟有影響。
筆者對普洱茶發售、股票、現貨原油、天然氣、銅、白銀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單不順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你可以多關注本人。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
筆者微信:Rng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