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17年,国内现货交易所行业在年初就被浇了一头冷水: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决定用半年的时间集中整顿交易场所。在这种情形下,此前一直被许多交易所热捧的微盘交易被腾讯封杀,许多交易所不是勒令整顿就是被迫转型。
互联网巨大扎扎堆现货市场
但救星已经出现。先是春节期间腾讯微信黄金红包低调内侧,然后是京东官网贴出邮币卡高级经理的招聘广告,再到迅雷官网悄然上线“迅雷爱交易”,一时间,国内现货交易所行业上演了互联网巨头跨界争霸的精彩群戏。
目前除京东外,腾讯和迅雷都推出了具体的产品,先说微信黄金红包,微信黄金红包实质上是工商银行黄金产品的微信版,黄金报价跟踪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浮动,这与迅雷推出的8元低门槛起步,40倍高杠杆的贵金属交易产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腾讯推出的黄金产品属于黄金场内交易品种,偏向于实物黄金,而迅雷推出的“迅雷爱交易”则是与广贵交易中心合作,属于场外黄金交易品种,偏向于保证金交易。
就风险程度来看,微黄金无疑是较为安全的产品,而迅雷由于加有杠杆,风险较大,但就收益方面,微黄金则落后于“迅雷爱交易”。同时,在操作方面,腾讯微黄金借助微信优质的社交属性推出红包功能,极大地促进微黄金的理财属性的传播,而迅雷在这一方面略显疲态。
至于京东官网贴出邮币卡高级经理的招聘广告,京东方面回应称,支付业务是京东金融今年的发力重点。目前京东金融正在探索邮币卡相关大宗交易市场的资金管理解决方案,以推动这个市场的资金管理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但目前还没有开展业务。
邮币卡目前正处于监管风口浪尖之上。去年证监会发布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问答》,点名邮币卡交易违规。京东的支付业务既然想延伸至邮币卡业务,说明它也认为这块业务有利可图。
金融大佬早已开始布局外汇保证金零售市场
与互联网大佬纷纷进军国内现货行业不同,国内金融大佬却密集布局外汇零售保证金市场,而且步伐也在互联网公司之前。
2015年1月30日,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中信证券宣布正式收购知名外汇经纪商、港交所上市公司KVB昆仑国际60[%]的股权,这意味着KVB昆仑国际将被中信证券绝对控股,同时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KVB身份将发生实质性转变,即成为首家具备“国有属性”的外汇经纪商。
2016年12月14日,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与全球领先社交投资网络和外汇投资平台商e投睿(eToro)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共同宣布双方作为全球市场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技术、市场营销、品牌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为海外有投资需求的华人*资产配置服务。
2016年12月26日,国内知名金融信息*商和上市公司同花顺与英国老牌证券及外汇经纪商SVS Securities PLC(正式宣布达成合作,英国SVS旗下的外汇品牌将成为同花顺“优选外汇合作伙伴”,并围绕全球外汇进行互联网渠道拓展、交易技术、教育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深度独家合作。
三大原因造成此等格局
在目前国内现货市场和外汇保证金零售市场,国内的知名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现货市场和外汇市场,这其间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点:
1、抱团和同行竞争原则。一般来说,一家公司更容易盯着同行的动态。京东公司每天研究的可能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它不大可能会盯着中信证券每天做了啥业务,因为中信证券做了什么,对他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因此,中信证券投资了KVB这个事情,京东大概率是不知道的。而腾讯搞了微黄金这个事情,京东是肯定要知道的,否则他估计就离倒闭不远了。中信证券虽然可能知道腾讯搞了个微黄金,但他也大概率不会去参与,原因就是:
2、大智慧的前车之鉴。上市公司,也是金融信息*商大智慧在2013年为了扭亏为盈,收购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会员单位民泰贵金属,进入白银现货交易行业。虽然该项收购的确让大智慧赚钱了,但麻烦很快接踵而至。2014年“3·15晚会”,央行曝光白银等现货交易骗局,其他炒白银的公司没受影响,却使得大智慧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大智慧作为上市公司,也作为多年的金融信息服务商,其在民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自然成为广大炒白银亏损投资者发泄的最佳目标,一时间举报和拉横幅的不断,大智慧名誉扫地,现在已经沦落到要被收购的地步。大智慧的事情,在金融圈无人不知,自然金融公司也不大可能会继续趟现货市场这浑水了。
3、外汇保证金零售领域目前在国内可算是灰色行业,国内对该行业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中国外汇保证金市场开放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国外对此监管颇为严格,交易制度也非常成熟和先进,在国内也具有非常大的前景。国内金融机构只要选择海外接受严格监管,且具有一定声誉的外汇机构合作,其风险并不大。而未来一旦国内放开,这些率先进入的金融机构无疑就掌握了先机。至于互联网公司为何不选择外汇领域,因为互联网公司只是作为一个引流和支付渠道,在外汇领域并无特别大的优势。
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进入现货市场,还是金融大佬进入外汇保证金零售市场,无疑都会极大提振行业内的信心,也有利于从业人员的业务开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个行业要持续发展,其前提必须是规范有序,以及能够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如果互联网等巨头进入现货市场,成为一部分不法分子的营销手段,反而可能加速这个行业的没落。
笔者谋金(微信MJDS886)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