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的外汇储备存底跌破三万亿美元(1月外汇储备29982亿美元)的消息不胫而走,海内外媒体和微信上到处充斥了相关报道及评论。欣娅认为,三万亿仍是世界最多的,远远多过实际需要。问题在于资本外逃以及背后的信心不足。
从支付的角度看,3万亿的外汇储备额是非常充足,但这不是关键。在目前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下,外储对应的外汇占款是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来源,不要说外储进一步下降,即使不下降甚至小幅反弹,都可能不足以支持M2进一步的增长。如果不能找到新的锚,我们不久就可能会遇到通缩问题。央行过去两年一直在用PSL,MLF等工具来*基础货币以对冲外占的下降,其实际效果整体上等同于下调存准。
目前来看,央行能做的只能是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的流失。事实上,央行也是在这么做,其手段就是PSL,MLF, SLF以及OMO事实上的长期化,其效果整体上等同于降准(个体上当然每家银行受益程度不一样)。2016年底,PSL+MLF+SLF的余额已达5.6万亿,按照150万亿存款余额计算,相当于降准3.75[[%]]。假如央行不这么做的话,货币市场马上冻结!
短期内,央行仍会继续这么做,大家不用纠结于某一个工具(许多人只关心OMO)的量,而是要整体看所有工具的央行操作情况。当然,这种方式也是有限度的,直到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彻底消失。
综合来看,人民币贬值三年多来,央妈以年降10[[%]]外储的来稳汇率,代价不可谓不大。2017,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很大。解决方案无非是练内功,这样才能治本。
这里不得不说央妈的新装,通过各种便利贷款放水稳芳价,企图控制汇率慢慢贬值,让经济走出低估,平稳渡过中等收入陷阱,可是却因税改为核心的改革失败,而错失良机。
PS: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传出对福岛核电站突然升高的辐射水平的质疑,点击下方查看原文了解更多信息认为日本政府在隐瞒真相。卫星图显示电站废墟下面出现了一个两米的大坑,核材料可能泄露出来了。此消息未经证实,不过大家旅游还是最好别选日本,也不要碰日本的海鲜。
笔者谋金(微信MJDS886)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