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2月8日),一篇名为“货币冷战已经打响,美联储和英央行最新入场”的文章占据了各大财经网站的头条。一时之间,关于中、美、欧、英、日等多国参与的“货币战”又一次强势进入人们的眼球。
文章中提到,上周,美联储发布的FOMC会议声明中没有使用更加鹰派的语言,英央行利率声明也发出了鸽派信号,两个重要央行会议后,本币都出现了贬值。根据Pimco的分析,这正是美联储和英央行在隐秘地贬值本国货币。
至于“货币战”会不会开打?是不是已经打响?本篇文章先不作讨论,我们直接跳到下一步:一旦开打,哪个国家会“首当其冲”?换言之,哪个国家最可能会“火力全开”?
“首当其冲”的不会是中国
1. 对出口依赖减轻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发生了新的变化。2015年,中国提出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长率与日俱下。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中国2016年出口同比下降2[%],贸易顺差同比减少9.1[%]。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的GDP增速为6.7[%],实现了年初定下的6.5[%]-7[%]的区间增长目标。
出口下降的同时,中国GDP却在平稳增长,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对贸易出口的依赖已经减弱,通过人民币贬值大力刺激出口的压力和动力也相对减轻。
2. 收紧货币政策
春节前后以来,中国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直接上调MLF利率、SLF利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连续5天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窗口指导”银行要收缩信贷投放规模等等。
这些措施都释放了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也都将得到缓解。
所以,中国将会有更多的空间,更少的压力去应对这场潜在的“货币战争”。
美国更有可能“火力全开”
虽然在过去一年里,人民币汇率多次遭遇“做空”与“反做空”,成为货币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年度货币”,但若谈及未来可能爆发的货币战争,美元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抢去人民币的风头——美国更需要维持弱势货币。
1. 特朗普效应
特朗普一直对强势美元颇有微词,自他当选以来,这些言论一直压制着美元指数不断下滑,尤其是在1月20日宣誓就职后,美元颓势加剧。
特朗普不喜欢强势美元是有原因的,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希望振兴贸易,而要振兴美国的贸易和经济,强势美元是无法接受的。特朗普说:“美元已过度强势,导致美国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强势美元正在将我们推入深渊。”
虽然美联储多位官员都曾表示,2017年美联储将会加息3次,但素来“不爽”美联储的特朗普或许不会让加息这么顺利。在2月2日宣布不加息后,美联储在最新的会议纪要中的表态,也不如预期的鹰派。
总而言之,特朗普需要美元保持弱势,来帮助他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位“狂人”会说出什么,做出什么,没人会知道。
2. 贸易数据施压
昨日(2月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全球需求疲软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2016年美国贸易逆差升至5023亿美元,创四年新高。
根据此前的分析,特朗普希望振兴美国贸易,那么昨日公布的贸易数据则直接向特朗普施加压力,或许会刺激他在汇率问题上更加强硬。
3. 各大央行减持美债
去年中下旬以来,全球各大央行开始疯狂抛售美债的模式,先是中国,2016年11月,中国减持美债幅度创近5年新高;后是日本,2016年12月,日本投资者卖出美债规模创2013年以来最大。
李迅雷(XNET)向媒体表示,美债的官方需求下降,体现出各央行想通过减持美债来抬高美元,希望美元走强。
“美债被抛售首先还是因为收益率上升,反应了对加息预期,在美元升值阶段,购汇成本较高,通过抛售美债、抬高美元,也可以间接影响美联储加息,”李迅雷解释道。他甚至还大胆预测:美联储上半年都不太可能加息。
在各大央行“围堵”之下,美联储加息难定,而特朗普也有可能会放出“大招”避免美元升值。
获得更多黄金策略分析请明月话金官方独家微信号:jrg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