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筆者透露到,自己的*在最近五個月內被先後扣了7次管理費,每次20元,但本人沒有收到銀行通知。他隨後致電客服才發現,這些被扣的費用原來是所謂的年費、短信提醒費、理財產品管理費等。而他事先對這些收費項目一無所知。
事實上,一些對自己資金流水不太關注的理財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手中閑置的*里的錢越存越少了,一些本來有幾百塊餘額的*,一兩年之後再去查,分文不剩。
*收費有哪些“潛規則”?
1
筆者查閱某大型銀行的收費標準欄發現,涉及到*收費業務的項目多達20多個,其中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電話銀行的年費、掛失服務費、理財咨詢費等,如果是具備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則收費項目更多。這些手續費用不高,不易引起持卡人的重視,但積少成多後卻在一點點蠶食*里的錢。
首先來看看一些銀行的*主要收費項目,筆者選取了六家銀行:
各大行收費標準
中國銀行:辦卡費5元,年費10元/年,不收小額賬戶管理費,同城跨行取款4元/筆;
中國建設銀行:辦卡費5元,年費10元/年,低於500元收小額賬戶管理費3元/季度,且這類賬戶不給利息,同城跨行取款4元/筆+取款額的1[%](注意啦,建行同城跨行手續費比其他銀行異地跨行還貴,最好不要拿別的銀行的卡去建行取錢。)
交通銀行:辦卡費5元,年費10元/年,低於500元收小額賬戶管理費3元/季度,同城跨行取款2元/筆;
招商銀行:辦卡免費,無年費,同城跨行取款2元/筆,賬戶管理費:同一客戶在該行資產少於10000元的,1-5元/月(各分行自行決定,北京1元,青島 5元,天津5元,深圳3元;
中國光大銀行:辦卡免費,無年費,無小額賬戶管理費,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3筆免費,以後2元/筆;
郵政儲蓄:辦卡免費,同城跨行取款2元/筆,絕大多數省市沒有收取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
這些費用你其實可以省掉!
2
早在2014年,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就發布了《關於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應根據客戶申請,為其*一個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同一家銀行有多張借記卡,其中一張可以向銀行申請免年費和賬戶管理費,也可以不交小額賬戶管理費(日均存款餘額低於一定數額,通常為300~500元)。但是,你必須主動向銀行申請,不然銀行會照扣無誤。
資金記得分類管理
3
12月初,國內銀行賬戶有一個大改革,賬戶被分成I類、II類和III類,其中I類功能最強,包含了儲蓄、投資理財、大額資金流轉等等;II類則是可以做投資賬戶,不能存取現金、不能向非綁定賬戶轉賬;III類則是以做高頻交易,限額1000元,隨用隨充,可以做小額頻繁支付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Ⅱ、Ⅲ類賬戶具有有限功能,只有賬號而沒有實體卡,且只能與Ⅰ類戶綁定使用。大額資金最好放在Ⅰ類賬戶,中小額資金,短期理財可以放Ⅱ類賬戶;Ⅲ類賬戶比較雞肋,限制門檻高,適合打算省錢買房買車的蜂粉。
最後,別忘了去清理一下自己的僵屍*,把資金集中到幾張卡上,省掉的管理費可以拿去理財哦。
不關注金融,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印鈔的速度。
筆者經常專注研究國際形勢以及各國之間的動態,對原油,天然氣,白銀,銅以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單不順被套單、鎖單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那麼你可以多重視本人的文章。
添加薇信:mxmx1912獲取每日投資獲利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指導。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