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以来,市场上最活跃的两个中东产油国就是沙特和伊朗,为争夺市场更是不择手段,但最终的结果是诸多产油国无法接受的,尽管这两大产油国已经开始控制产量来提高油价,但是一招脱欧狂暴袭来,压制了所有产油国的声音。
为了维持国内石油经济发展,沙特强势出招,向中国首次独立炼厂*73万桶现货原油。竟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势维持沙特阿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石油争夺战牵动着整个国际市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沙特中东霸主地位有所动摇。而伊朗又有中国这样强大的经济体出手相助,双方势均力敌,沙特只有急得干瞪眼的份。
伊朗和沙特都是中东产油大国,地理位置相近,但是两国关系不睦,成为中东公然的角力战。沙特长期动用各种外交、经济手段来抑制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同时,在OPEC成员国内部,沙特还是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对伊朗进行打击。试图用一切方法阻止国际资本流入伊朗的金融市场,生怕伊朗的强大给自己带来威胁。
按照当前水平,沙特的库存必将进一步下降。除非沙特增加产量或减少出口,否则库存减少的问题将加深,因为沙特在6月至9月消耗更多石油来发电降温。此外,沙特去年还提高了它的炼油能力,促进原油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基于目前市场的脆弱,沙特并不敢过于激进去增产,而库存减少验证了此前的做法非常有战略意义
作为全球最大原油的进口国,中国历来都是产油国的必争之地。在对伊朗的制裁被解除以后,逐步于中国开展了多项石油贸易合作,这样一来,让早就醋意大发的沙特再也按捺不住了。想方设法阻止伊朗石油市场的开放和国内经济的崛起。从石油产量到石油价格,无不对伊朗进行打击。尤其是在之前的多哈动产会议上,沙特对伊朗的态度就可见一斑。当然带着这样的心情参加多哈动产,多半是谈不拢的。
笔者金帆沧海(微信hyb366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