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经济泡沫,发散着寒冷的光芒,似乎在下一刻,就将崩破。大国经济博弈之间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在大国博弈的亮剑之后,必然搅动金融市场。
蒙古国,这国一夜间从牧业国家变成矿业大国,或许,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经济和政治的腾飞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是,谁都没想到,突然间其经济就陷入了危机,笔者认为,蒙古国其极盛而衰的原因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
曾几何时,蒙古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令世界各地的各路矿商、银行家们坚信,它将会成为下一个“黄金之国”。但是,在蒙古经济日渐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那就是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曾经被视为“明日之星”的国家,是何原因导致其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沦落到如此境地?
笔者分析,虽说蒙古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受国际市场影响,但是,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对外政策上没有主心骨。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蒙古也不例外。金融危机一来美联储三次向市场注入3.58万亿美元头寸,对缓和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避开“流动性陷阱”确有一定实效。但美元泛滥给包括蒙古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埋下一系列风险与隐患。
其二:被美日欧等国家”的不断忽悠,导致其引资政策多变,以致于大批外企对其望而却步。
众所周知,蒙古国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依赖的不过是矿业的出口。而特殊的地理形势(蒙古只有中国、俄罗斯两个邻国,“第三邻国”意即打破对这两个邻国的贸易依赖),在其两大邻国中,俄罗斯不缺石油和矿产,甚至与蒙古国是竞争关系。究其原因,这几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搭了中国经济的便车。
但是,似乎蒙古国并不这样认为,经济形势的蒸蒸日上让蒙古国在2011年前后陷入一种失控的境地,本来,只是个原则性口号的“第三邻国”发展战略,此时此刻却有了一些“实质性内容”。
这种歧视性态度,导致大批外中国公司撤离蒙古国。
蒙古国不作不死,经济已到崩溃边缘,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政府科学治理的重要性?乱折腾、翻烧饼,不遵循市场规律,最后只能是自讨苦吃。
笔者认为,最后蒙古国必然会向中国求助。但是,中国也必须让蒙古国透彻明白,其对中国投资出尔反尔,绝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让蒙古国知道点痛处,不让他们收拾起排华情绪,待到危机缓解,老毛病估计还会再犯。
中皇财金——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网友最喜爱的金融分析师,众多财经专栏撰稿人,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本人会不定期的向各地财经网站撰稿。
文/中皇财金/贵金属,油,气投资交流微信:ZHCJ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