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數據統計顯示,全球制造業景氣時隔3年迎來高潮,但唯獨韓國制造業景氣不振。根據美國彭博社信息機構發布的1月份市場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美國、日本、歐洲,甚至中國的制造業都在擴張,在24個被調查的對象國中,只有韓國、土耳其和希臘、巴西表現出萎縮的態勢。PMI是每月通過對企業負責采購的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而統計出來的景氣指標。從2014年6月起,韓國大張旗鼓地推行“制造業革新3.0”政策,但由於政局不穩和經濟停滯疊加,結果和其他3個國家一起出現了制造業危機的狀況,這一現實令人難以相信。
韓國制造業萎靡
韓國制造業2017年起步維艱,1月制造業活動呈現連續第六個月萎縮,因產出及新訂單下滑較快。韓國1月日經/MARKIT經季節調整後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49.0,12月時為49.4。 制造業生產亦連續第六個月呈現下滑,因經濟情勢不穩定且需求疲弱,促使一些企業進一步縮減人力。更多筆者文章,投資觀點,技巧可查看原文或者百度青淩財滙。
市場觀察員分析認為,韓國制造業不景氣,除了和需求無關的商品費用上升壓力6年來達到最高值之外,不利的匯率是一大原因。但是,政府和企業只是口頭上鼓吹“和創造經濟並行的制造業革新”,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革新,這才是最大的原因。
美國在2014年10月樹立了加速進行制造業革新的“新行政行動計劃”,德國在2015年提出了“工業4.0”戰略,日本在2015年6月也提出了“日本再興戰略”,致力於未來投資和生產效率革命,進行產業結構改造青淩財滙(cansq五八八),取得了成果。韓國只是在發布政策方面走在這些國家的前面,造船和海運業的結構調整未能大刀闊斧地進行,應對遲緩,使得各種虧損增大。去年,韓國的制造業平均開工率為72.4[%],是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隨着美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特朗普政府的成立,對外環境更加難以預測。
此外市場觀察員稱:“持續數年的低增長-低物價基調已告結束,有可能進入低增長-高物價時代”,即韓國經濟有可能進入滯漲時代。現狀令人憂慮,我們既要擔心韓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被排擠,還要擔心國內出現滯漲。
如果不想讓韓國的制造業就這樣倒塌,希望柳一鎬經濟副總理再次仔細研讀3年前提出的“制造業革新3.0”資料。在辦公桌前面制定的政策,在總統面前播放的演示文稿中,有哪些是和現實不符而沒有取得成果的,必須進行冷靜的評價。只有如此,不管成立什麼樣的政府,才能讓那些欺騙國民的口號性經濟政策消失。
希望筆者婭晗點金(V-信:yhyh1715)的文章能給你帶來收獲,在接下來的投資里順風順水,筆者從最早的股票、原油瀝青,黃金白銀、貴金屬等金融產品有深入的研究成功!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咨詢,我不僅是一位指導老師,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如需了解投資策略、交易手法、操作技巧以及K線等知識可以關注都可以聯-系本人進行交流學習。成功不是靠運氣,選擇大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