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可以说各开发商吃得最饱的一年,无论是*量和房价都是创了历史新高了。国家不得不再次出手调控,堪称史上最严的调控。
2017年房地产市场无法达到2016年水平,商品房*面积、金额同比下降10[%]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短期调控趋势不会转向,一、二热点城市政策升级可能性加码,整体信贷面将偏紧,行业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房价上涨将戛然而止,整体不会雪崩式下滑,一方面热点城市的供求矛盾依旧难以扭转,另一方面成本端的高位地价也是有力支撑。
但在中央“去库存”大方针不变的背景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政策面仍会维持宽松,而部分长三角、珠三角的三四线城市还将迎来需求外溢机会。
一、打了谁的耳光?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是一句非常平实的话,但对中国就是一个炸雷。
之所以对高房价这么有底气,因为他们的观点是:中国政府靠房地产养活,政府不可能革自己的命不要房地产了。
而房地产的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经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既有上扬动力,也有下行压力,总体处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但资产价格飙升,使得一些企业脱离主业,赚快钱之风盛行。前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便是资产价格飙升对经济扭曲的现实写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要素加速流向非实体经济。“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的盛行,既使大量资金“脱实入虚”加剧泡沫,又进一步助长了“一夜暴富”的浮躁社会心态。
二、房地产税马上要来了?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关键在于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但实践表明,限购限贷等短期行政性调控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稳定预期、解决供求矛盾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旦政策放松或退出,房价便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从而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因此,要彻底解决楼市中存在的矛盾,最根本的还是推进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稳定市场预期,预期稳则供求稳,供求稳则房价稳,房价稳则市场稳。
教授谢百三曾经上书万言书反对房地产税说::"谁出台房地产税,谁就是历史罪人“。
可现在看,房地产税是谁也阻挡不住了。
三、中国房价有多少下降空间?
推行房地产税后,中国房价会降多少?
几年前就有专家写文章,认为中国房价会下降70[%]。
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一般人工作6.5年就能买得起房。如果两个人结婚都有工作3年多就能买得起房。一般人就是城市的工薪阶层,包括工厂打工的。买得起就是付完首付,按25年或30年贷款时间,每月工资收入能付得起银行本息。
如果按面积计算,中国的房价是美国房的三倍。而中国人普遍的收入只有美国的7分之1,也就是说,以收入而比,中国房价比美国高出十几倍,近20倍。 如果中国房地产回归到市场化,房价将下降70[%]。如此,就没有了房地产调控,不用房地产调控,房价就会稳定。你也别愁经济会受打击,美国房价那么低,经济不是世界最强?有人说,中国国情不同人多地少,房价非高不行。中国是人多,但中国人的住房面积要求可比美国减一半,人家普通人家二三百平方,还带前后花园,咱一个家庭一百多平方米就行,打工的五六十平方也满意。人家住别墅,再住高楼,增加容积率。中国绝不是土地问题,现在盖得房子并不少,房价是炒房炒高的。
四、实体经济大利好来临
总得看来,这次中央经济会议可以高度归纳为几点:实体经济的利好,房地产去金融属性,人民币继续贬值然后企稳。这次中央经济会议最旗帜鲜明的一点就是指出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巨大,需要认真研究。
无论是调控房地产,还是人民币贬值,背后都表明了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和保护,过去靠房地产炒作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开始转变了,变成抑制房地产,将人民币汇率贬值到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联系前不久上面出手保护格力电器,击退野蛮人,整顿保险等,实际上就是对中央经济会议的响应,对于实体经济的保护已到新的高度。
笔者认为,现在中国楼市就如同“毒品”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感到上瘾而无法自拔,而想要消除毒瘾这个巨大泡沫反而会对自身产生巨大影响,当下中国经济一方面就是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导致其余行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升,万一楼市行业倒塌了,中国无法拿出能够填补楼市空洞的行业,因此现在要做的就是一遍抑制楼市泡沫继续膨胀,一边为自己预留后路大力发展其余行业,这样将来楼市泡沫破裂,我们才不至于过度被动。
名仕认为:投资如战场,炒房或现货投资都是一样!但在现货市场个人感觉比楼市稳定的多,现货市场就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
笔者名仕论金(微信:mines10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对投资股票、期货、证券、现货原油、沥青、白银、天然气、铜等贵金属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不妨找我谈谈,我相信这会是个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