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委内瑞拉后,蒙古国倒了。曾几何时,资源潜力无穷的蒙古国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和银行家们坚信,它将成为下一个“黄金之国”。然而,蒙古资源禀赋的背后却暗藏软肋,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这个国家的繁荣化为昙花一现。继委内瑞拉之后,蒙古也在去年成为又一个崩盘的资源大国。
随着金融体系日益疲弱,在外部环境未发生变化情况下,市场预期蒙古“倒账”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同中国渊源极为密切的邻国,各方也在关注这个一直以来对中国不甚友善的邻国是否将调整对我们政策,上演一场“变脸秀”。一改去年11月时高调邀请了一些小编不喜欢的人访问。后来我也就呵呵~~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该国金融形势日益恶化,蒙古对中国态度预料将日趋和缓。
还债倒计时 蒙古国即将崩盘
今年3月,蒙古开发银行发行的5.8亿美元债券将到期。这一5年期债券是该银行于2012年3月21日发行的,主要被用于国家下一步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今随着还款日的逼近,投资者们已开始担心,自顾无暇的蒙古政府恐怕很难在限期内筹集到这笔钱。
1月30日,蒙古著名经济学家奥索加拉夫.布乌克呼乌呼吁国民和商业组织帮助国家,自己也第一个捐款:1亿图格里克(大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个金戒指。
蒙古大呼拉尔(国会)的官员们紧随其后。一位议员把自己三个月的工资都上交给了国库。
2011年,蒙古顺利搭上了全球矿业繁荣的顺风车,这为蒙古带来了近17.3的经济增长。出口旺盛给蒙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量,外部需求高企使得该国资产估值迅速膨胀。国内经济过热不仅使该国货币图格里克(Tugrik)对美元保持坚挺,蒙古国内也兴起了扩大杠杆从事套利的商业投机热潮。
然而,这波非理性荣景在2016年出现了反转。随着新兴市场的需求放缓,图格里克对美元的汇价也从2012年初的1,300兑1美元崩跌至近日的2,460兑1美元。随着出口陷入低迷,2016年该国经济增长率也相应下跌至1.4[%],景气低迷导致资产估值一落千丈,早些年为扩大杠杆从事套利的投机者纷纷因“资不抵债”遭抵押银行“断头”。
蒙古国立大学资深教授Oyun Luvsandorj表示:“我们对采矿业太过依赖,所以我们必须要极大程度的减少这种依赖,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对采矿业的依赖加深也意味着对全球经济的依赖加深,这样一来,如果全球经济不景气,蒙古的经济也会因此遭殃。”
蒙古国动向备受关注 对中上演变脸秀?
如果没有经济援助,蒙古就无法偿付国债,没有清还旧债,就无法发起新一轮融资,这是鸡与蛋的悖论。中山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江表示,从蒙古国当前的财政状况来看,国内捐款都只是杯水车薪,蒙古要稳住金融系统,关键还得靠国际援手。目前,蒙古政府正在四处寻助,IMF的援助或者中国的贷款,将会是蒙古国金融危机的“救命稻草”。
蒙古国也意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积极示好中国,修补与中国的关系。蒙古国外长蒙赫奥尔吉勒表示,蒙古正在为蒙中关系重回正轨,恢复有关对话做出积极努力。一些小编不喜欢的人将在不会邀请了!
随着该国债务到期逼近,蒙古恐须向依赖甚深却无好感的中国协商纾困条件。一直以来,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为降低流通成本,蒙古生产的大宗商品主要流向中国。然而,看准了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刚需,蒙古经常对相关贸易协议的签订附加上许多不近情理的条款。但随着市场供给过剩,大宗商品也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中国在双边经贸交往的议价权也逐渐获得巩固。
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蒙古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了85[%]。蒙古国终于尝到了歧视中国资本的恶果,政治上的恶斗、治理上的糟糕、贪腐的盛行,使这个人口不多、资源丰富的国家,沦落到和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相同的困境。
但蒙古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靠近中国。蒙古国只要修正态度,必将受益于中国的发展。而蒙古国受到的教训也是惨痛的,其最后必然向中国求助。但中国也必须让蒙古国明白,对中国投资出尔反尔,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笔者名仕论金(微信:mines10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对投资股票、期货、证券、现货原油、沥青、白银、天然气、铜等贵金属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不妨找我谈谈,我相信这会是个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