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虫之畜难长膘,负债之人难自立。”这是蒙古的一句民间谚语。然而现在蒙古人却已经陷入负债的深渊无法自拔。今年3月,蒙古开发银行发行的5.8亿美元债券将到期,800年前他们的祖先驰骋在大草原上,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但现在,潇洒的蒙古骑士变成了反复举债的城市人。
蒙古著名经济学家奥索加拉夫·布乌克呼乌呼吁国民和商业组织帮助国家,自己也第一个捐款:1亿图格里克(大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个金戒指。蒙古国会的官员们紧随其后,一位议员把自己三个月的工资都上交给了国库。
根据计算,蒙古人口仅300万左右,如果全靠民众支援还款,则平均每个国民要捐出193美元。更糟糕的是5.8亿美元只是一个开始,该行在未来两年需要偿还18亿美元,这意味着每个国民还需要再捐赠600美元,而蒙古国的人均GDP还不到4000美元。
曾几何时,资源潜力无穷的蒙古国曾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和银行家们坚信,它将成为下一个“黄金之国”。然而,蒙古繁荣背后的却暗藏软肋,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这个国家的繁荣化为昙花一现。继委内瑞拉之后,蒙古成为又一个崩盘的资源大国。
如果没有经济援助,蒙古就无法偿付国债,没有清还旧债,就无法发起新一轮融资,这是鸡与蛋的悖论。从蒙古国当前的财政状况来看,国内捐款都只是杯水车薪,蒙古要稳住金融系统,关键还得靠国际援手。目前,蒙古政府正在四处寻助,中国的贷款,将会是蒙古国金融危机的“救命稻草”。
笔者柯少(微信ksbj1995)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