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經過多年漫長的努力之後,日本企業終於贏了中國企業,在去年拿下印度高鐵的建設協議。這條高鐵是印度國內建設的第一條高鐵,連接孟買和印度總理莫迪家鄉的商業重鎮艾哈邁達巴德,建成之後兩地之間的行程將由之前的7-8小時縮短到2小時,最終這條高鐵還要建設延伸到新德里.
與其說日本企業打敗中國企業贏得此條高鐵的建設權,倒不如說是中國企業讓給日本企業,因為說穿了,印度高鐵是印度給中日兩國企業挖的大坑,誰跳進去,誰倒黴。通常來講,國際上高鐵合作分兩種模式,一是戰略合作模式,也就是需求國和建設國直接進行合作,沒有第三方的參與,比如中俄高鐵就是這個模式。第二種就是普通商業活動所采用的公開競標模式,像印尼高鐵,就是采用的這種模式。
但是印度卻玩出了與眾不同的花樣,就是競拍,說白了就是把這個高鐵項目拿出來,讓最有興趣的中日兩國企業競價奪標,兩國企業爭的頭破血流,印度卻默默獲得更多的利益。其實從內心來講,印度並不想把高鐵項目給中國企業,大家都知道,中國和印度同屬區域人口大國,經濟都高速發展,但是印度無論在任何方面都總是無法超越中國,把高鐵交給中國企業,這仿佛就是親口承認不如中國,心里肯定不好受,所以最多的可能,只是印度利用中國企業來從日本企業那里獲得更多好處。
而日本在之前的印尼高鐵項目中敗給中國企業後,急需一個翻身仗來挽回一些顏面,所以此次競拍印度高鐵也是不惜血本,甚至為印度*了期限50年,年利率僅為0.5[%]超廉價貸款,由於期限過長,這中間充滿風險,如果哪天日元大幅貶值,印度很可能提前一次性還清所有債務,這一招,在當年蘇聯解體時印度就用過了,把當時的俄羅斯給狠狠的坑了一回。
當然,前景是光明的,印度是世界排名第四的鐵路大國,今後的發展不可限量,當然這麼大的市場不會被一家企業所獨吞,日本企業占領了先機,以後相同的鐵路網內其他的鐵路項目不管由誰來建設,肯定都要以日本負責的線路為標準。
但是,道路也是崎嶇的。首先征地就是個難題,3年前一家韓國鋼鐵企業要在印度投資53億美元建設一個大型鋼鐵廠,但是在征地時遇到極大阻力,面對民眾的反對浪潮,印度政府相互推諉,毫無辦法,如今日本企業也將面臨這個問題。
再就是印度的管理運營能力,先不說日本根本沒有在熱帶地區建設高鐵的經驗,就算建好了,後期交給印度來管理,可能問題就來了。從新聞就可以看出來,就印度的低速火車,脫軌,相撞,火災,各種事故層出不窮,僅僅在2014年就有近2萬人在鐵路事故中喪生,面對更加複雜的高鐵系統,很難說會有什麼更大的事故發生,那日本新幹線的一世英名就毀在了印度手里,日本的國家品牌可能就在這里葬送了。
如果說日本一點也不後悔,那肯定是假的,但為了挽回一點顏面,又必須強撐,而印度就喜歡這種“不爭饅頭爭口氣”的精神。對中國企業來說,可能只是損失一個項目,對日本企業來說,可能是陷入了一個無底洞,借用一句話,自己搶的項目,含淚也要修完。
筆者經常專注研究國際形勢以及各國之間的動態,對原油,天然氣,白銀,銅以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單不順被套單、鎖單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那麼你可以多重視本人的文章。
添加薇信:jhjh1144獲取每日投資獲利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指導。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