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羽:2.6实现发展新跨越必须振兴实体经济
实业兴邦。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财富的源泉。当前,经济运行处在转型关键时期,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我们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上更加扎实,举措上更加有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振兴实体经济,要焕发老企业生机活力。“一五”、“二五”时期落户我市的包钢、一机、二机、二二等企业,奠定了我市的工业基础,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完善扶持政策,让老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升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快工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是工业,关键是存量,核心是创新。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与此同时,要发挥我市独特的资源、基础优势,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科技等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
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大工业园区发展建设力度。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加快产业集聚,构筑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协作配套的园区发展格局,加快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园区服务环境,真正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振兴实体经济,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实体经济、支撑产业升级、有效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健康、旅游等产业,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提升竞争力。
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快发展“高精强”现代农牧业。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农牧业的支撑。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绿色优质农牧业集聚发展水平,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振兴实体经济,要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今年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结合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去产能,结合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去库存,结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风险,结合稳定企业运行降成本,结合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道虽迩,不行不至”。在当前新一轮改革发展重要时期,我市一定要保持一股冲劲,凝聚力量、咬牙苦干,振兴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注入新活力。
张正羽——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网友最喜爱的金融分析师,众多财经专栏撰稿人,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本人会不定期的向各地财经网站撰稿。
文/张正羽毛/贵金属,油,气投资交流微信zzy8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