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尤其最近几个月,人民币贬值压力陡增,外汇储备骤减,再加上中国经济正处于“软着陆”时期,增速放缓,打击非法资本外逃和海外洗钱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年伊始,外管局又给咱送上大礼:即日起个人购汇要填写“申请书”了,需要明确填报购汇用途,详细到留学、旅游、探亲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亲属姓名等,并要求不得虚假申报,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人寿保险等资本项目。
人民币并不是第一次对外贬值,但是这一次跟以往不同。我们曾经历过内升外贬、内贬外升等局面,这些情况对老百姓而言,都是有利有弊,内升咱买东西便宜,外升咱出国旅游海淘实惠。然而目前所遭遇的内外皆贬,百姓看不出除了倒霉之外有任何好处,及时换取外汇保值减损,成为广大中产阶层的倾向诉求。
不幸的是,财富塔尖的大佬们也有此意,并且早就在大手笔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大肆买楼收购,也不管划不划算,谓之曰分散风险,其实就是不计代价地资本外逃。富人动向一直是中产阶层的风向标,尤其是在投资理财这样的领域。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句话言简意赅,戳破了鼓吹房地产泡沫的惑众谣言。房地产有三种用途:消费、投资和投机,本质属性是投资。
高房价促进资本外流
买房出租属于投资,全世界都不把房价计入CPI,说明买房出租不属于消费。买房自住,相当于自己把房子租给自己,和租给别人无本质区别。既然是投资,就必定遵循1:20的投资规律,股市叫市盈率,楼市叫租售比,其含义是4[%]的利率投资20年收回成本,否则不如存银行把投资变成储蓄。
为什么中国人在二级市场用1:6的溢价买股票?在一线城市租售比1:50-100的条件下,不去租房,偏要买房?许多人买股票和房子从未想过要持有20年,依靠收取股息房租收回投资。他们真正追求的是增值收入,买了又卖,投机炒作。许多人买股票买房产,名为投资实为投机,投机即泡沫已侵蚀中国资本市场。
事实上是,央行在解释所有重要原因的时候,都回避了“资本外逃”这个最敏感最可能的因素。在央行公布11月的数据后,笔者认为,“11月我国资本流出略有增加,但总体可控,不存在较大的资本外流压力。”为了不引发恐慌采取这种说辞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真的不意味着不存在资本外流或者资本外逃的压力,事实上,资本流出或者外逃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点。
我们必须在战略上重视“资本外逃”
我们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释外汇储备减少的合理性,但是,必须清醒意识到,如果逾期难以逆转,不管我们拥有多少外汇储备,很快就会耗尽。从2014年6月到2016年11月,不到2年半的时间,外汇储备就减少了超过25[%],按照这个速度,我们能扛多久。从历史上看,不管一个国家有无外汇管制,一旦形成资本外逃的恐慌,没有国家可以扛得住这种风险。
笔者作为一名宏观经济学者看来,在中国资本流出的非正规途径实在太多,不是我们目前捉襟见肘的监管可以管得住的,中国需要做的,是必须在战略上重视“资本外逃”这个巨大的风险,未雨绸缪,用坚决的手段予以制止,并真正逆转预期,人民币贬值不可怕,可怕的是资本外逃,因为这会从根本上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整体信心。
笔者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
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分析师,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系统。对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和微盘投资、普洱茶发售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笔者官方薇-信:hjym2088(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精准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