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刚过,全国消费市场不仅年味浓郁,而且民俗商品等特色消费持续火爆。据商务部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7日至2月2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额约840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4[%]。一边是火爆的大众消费市场,一边则是让资本市场躁动的“加息”政策。
近日,央行在其网站公布上调了各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普遍上调10个基点;隔夜、七天和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上调35个、10个和10个基点。
而就在春节前的1月24日下午,央行称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麻辣粉”)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个基点。这是2014年MLF创设以来,央行首次上调该操作利率。
逆回购和SLF(“酸辣粉”)利率紧随MLF上调在市场预料之中。但SLF隔夜利率大幅上调35个基点则让市场有些惊讶不已。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和稳健,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出现经济短期过快下行,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产生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信贷总量要稳结构要优化。”中国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撰文称。
可见,央行对利率走高的容忍度在增加,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相符。在此背景下,央行阶段性提高资金利率,表明监管层下“猛药”的决心,即稳步推进防风险、去杠杆进程。
“加息”之所以要打上引号,在传统认知中,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才是加息,关乎到老百姓手中的储蓄货币褒贬。而这里的加息不同于通常意义上央行直接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而是央行定点或者在特定环节将利息抬高。
但其实还有一套官方利率的表述,主要以回购招标利率为代表,就比如逆回购。逆回购相当于银行向央行借钱,逆回购利率提高,意味着银行从央行那里借钱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成本自然会转嫁到下游,进而将利率抬高的影响传导至整个经济体系中。
所以说回购利率的上调其实也代表央行变相加息。其与存贷款利率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影响货币和债券市场,而后者主要影响贷款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呈现“双降”态势,新建纯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签约量环比分别下滑了23.8[%]和28.9[%];深圳一手住宅环比下降23.6[%];广州住宅同比下降12.63[%],环比下跌42.32[%];厦门一手住宅环比下跌45.23[%];合肥九区一手住宅环比下降近五成,同比下降超过80[%];杭州成交新房环比下降约33[%];南京新房成交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下滑六成多。另从其他二三线城市房企反馈的情况看,大多下跌至个位数,为近三年同期的最低值。
众所周知,201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突然走热,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做支持,全靠天量的房贷去维护,央行此时确认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试想,现在去贷款买房,肯定难上加难,一方面有限购限贷,另一方面银行也没钱去做长期的贷款。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产泡沫。所以这种加息,变相指引着银行放弃弱流动性和低利润的贷款。由此可见,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既然央妈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大水漫灌,那就意味着未来的借钱成本会上升。因为你现在支付的利息,不代表就是未来的利息。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你未来的支付成本将会上升。
金融投资市场中,没有慈善家,只有赢家和输家。无论你在其他方面如何成功,到了市场里,赢输就是唯一标准。佛渡有缘人,我带有心人!想了解更多原油、天然气、白银投资资讯可与本人沟通交流,专业指导,期待与你成为朋友!
文/老王谈金/微信:28983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