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爭議聲中宣誓就職之後,特朗普的政令開始攪亂美國和世界。一個從商多年的政治素人開始認真的兌現競選承諾。
在墨西哥隔離牆的決定讓美墨關系出現裂痕之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又開始攪動矽谷。特朗普簽署總統令:
在未來90天內禁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利比亞、索馬里、蘇丹和也門等七個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立刻執行;另外,正常運轉着的難民接收計劃也被叫停,持續時間120天。
此令一出,美國大亂,抵達美國的七國公民被滯留在機場,美國地方法院不幹了,它們紛紛出台禁令,在自己管轄區域內抵制總統令,解決被困在機場的人。
矽谷也掀起反對高潮,美國最大的IT公司、互聯網公司高管紛紛出面抨擊特朗普的政策。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本人直接參與了在舊金山國際機場的抗議活動。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的互聯網公司的高層也紛紛譴責。
這些公司給自己受影響的員工*幫助,原本支持特朗普的Uber CEO宣布退出它的商業顧問委員會。
為何一紙禁令在矽谷引發軒然大波,特朗普的政策對於中國互聯網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一、為何有軒然大波?
特朗普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其觀點是外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讓美國人貧困。外國公司利用不公平的貿易協定搶走了美國公司的市場,讓美國人貧困。他上台後將利用政策扭轉這個趨勢,在美國創造就業,只給美國人,讓美國人有工作。
通常,政客的競選言論只是上台前說說,上台後所有行為還是依據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來。
而特朗普才當了幾天總統,就顯示他絕不是說說,而是認真的,要兌現承諾。
讓墨西哥建牆是真的,限制移民,把工作還給美國人也是真的。
雖然這一次開始只是禁止了7個國家和難民,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但是矽谷公司看到了背後的巨大危機。
在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銘刻著德國新教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留下的短詩。
"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這一次是七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下一次可能就是10個、20個穆斯林國家;在下一次,中國、印度會不會在其中呢?再一次,東歐移民呢?北歐移民呢?
要知道,矽谷的工程師充斥着中國人、印度人、華裔、印度裔。現在矽谷的大佬中,大部分都不是美國本土土生土長的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特朗普的政策走下去,整個矽谷面臨着死亡。一定要在政策開始的時候就發出反對的聲音,阻止情況的惡化,否則被清理的越來越多,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弱,最後真的沒有人能站起來說話了。
所以,只針對七個國家,看似沒有影響到多少人的總統令,引發了廣泛的抗議。
二、亂是一定的,如何亂有變數
作為政治素人,特朗普上任後頻頻做出超出常識的舉動。然後引發各方反對意見。這次移民禁令僅僅是一個開始,之後無非是兩種走向。
一種是特朗普頻頻碰壁後,政令不出白宮。他和他的團隊開始調整,回到正常的施政方針,雖然有傾向,但是政令考慮到各方利益,能夠逐步執行下去。
如果是這個路線,特朗普政策的影響會是逐步收緊的。溫水煮青蛙,而矽谷的企業也會找到應對的辦法,雖然要付出一些代價,但是總能變通。代價會轉化成成本,降低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譬如特朗普要求iPhone回到美國生產,最終iPhone漲價100美元到200美元,銷量受到影響。這是一種亂。
還有一個可能是特朗普在軍人的支持下,顛覆美國傳統的權力架構,消滅各種權力制衡,強推激進的政令。這會引發美國矽谷的企業向加拿大或者其他國家轉移。資本家是沒有祖國的,哪里容易賺錢就去哪里。
加拿大和美國各方面條件類似,邊境通行也比較簡單,美國企業遷移到加拿大相對比較容易。只要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不像美國一樣收緊,矽谷企業轉移到加拿大是可能的。
而在劇烈的政策之下,社會會趨於動蕩,整體市場也會不穩定。這是另外一種亂。
三、中國企業的機會
對中國企業來說,特朗普的孤立主義不是好消息。孤立主義意味着對中國企業收取高額的關稅,保護美國國內市場。而中國制造業又大量產品是要出口美國的。關稅會轉化為成本壓力,讓中國企業負擔。
但是,特朗普的孤立主義對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反而是個機會。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能夠打入美國市場,在美國牟利的不多,市場封閉對中國互聯網企業影響不大。而特朗普針對移民的政策可以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吸收優秀人才。
美國依靠其大學教育的優勢,把全球的人才招募到美國工作,為美國公司創造價值。如今特朗普要把這些趕出美國,中國互聯網企業可以趁機招募。
如果矽谷企業去加拿大,中國企業也完全可以在加拿大設立研發中心,招募這些人才。對華裔來說,回到中國也是選擇之一,既然美國留不住,那麼為什麼不回到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中工作呢?人才流回中國,為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創造價值,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特朗普攪亂矽谷或成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機會。
筆者金帆滄海【V信hyb3668】對投資(原油瀝青,天然氣,白銀)等現貨,股票、發售投資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