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但塑造中国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来自陆地,而美国是个天生的海洋国家。
对海洋的看法,可能是两种思维中最显著的区别:陆权思维习惯于把海洋看作特殊的国土,看待海洋时,往往着眼于海中领土——岛礁上,并习惯于将海洋割裂,如以岛链划分海洋,并依离岸距离赋予其内涵,这固然与能力局限有关。
但深层里仍然折射出陆权思维的惯性。近年来,中国朝野呼吁重视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声音越来越响,这固然是巨大的进步,但若以海权思维观之。
则中国的海洋不是只有300万,而应是全球海洋,因为海权思维习惯于把海洋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当下这个时代,对海洋的使用比控制海洋更加重要。
中国把一岛链内海域看作是不容外界介入的“核心利益”区,则可能难以避免与美国的对抗。美国视海洋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某个局部海域建立独占区或者反介入区域,必然招致其浓烈的敌意。
何况中国可能建立反介入区的地区正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无论中国是否声明“不称霸”,结果都不会差太多,更何况在美国看来,中国实际上并不具备与美国全球争霸的能力。
总的来说,如果从地缘政治角度考察,中美间的对抗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当然这种对抗未必是直接冲突。
图为冷战后期的1980年,中国军事代表团赴美国海军重镇圣迭戈参观考察的照片。
中国的西太布局和盟友
布局
近年来,围绕南海和东海的斗争不断升温,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国海空军实力的不断加强,未来美国的西太兵力不大可能轻易进入中国在一岛链设置的反介入区。
笔者金帝财神【V信934295330】对投资(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等现货,股票、发售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