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目前所有你能見到的(包括軟件上的所有指標,不管是免費的,還是一年上萬元的收費軟件指標-這里僅僅指指標工具)除了-黃金分割,混沌理論,纏論的理論基礎是數學邏輯外,其他的全部統統都是曆史經驗總結性質的指標。
上面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指標技術本身有先天性不足,都是拿曆史上的數據來總結一定的規律,並把這個規律套用至預測未來上。嚴格意義上說,這種套用是有成功率的,如果用的特別特別好,成功率也許可能超過50[%],但是僅僅依靠技術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用來做穩定盈利的。
下面我來舉幾個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一定要認真看進去:
第一類:戰法類
我用一個酒田戰法里的最常見,紅三兵K線組合作為案例:
這個紅三兵的意思就是三根連續上漲的實體陽線,酒田戰法認為這樣的三根紅K線出現後,代表買盤力量更大,買入的人多後市繼續看漲。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常識來戳破這種謬論,我們都知道價格上漲一定是資金推動,買入力量比賣出力量大,才會使得價格上漲。但是就自然界規律來說,下一刻的任何一個時候,都有可能出現賣方力量大於買方力量,出現下跌甚至是暴跌,這自然界絕對允許和可能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有發生的概率,那你憑什麼就認為出現了3跟紅K線就一定是上漲的呢?所以看見紅三兵就買進跟賭博無異。
後來聰明的技術派老師為了提高成功率,通過大量的曆史K線來總結,給紅三兵附加了N多條件。例如,一定是均線多頭排列,一定是成交量逐漸放大,或者前期有漲停等等。其實答案是一樣的,就算你總結了曆史上所有的紅三兵情況,選擇出最高概率的附加條件。自然界只要允許,那他下一刻都有下跌,甚至暴跌的可能。你無法規避!
如果上面的說法你還不能理解,你可以簡單想象一下上面三根K線上漲有且只有一個主力參與,你怎麼可能通過看見3跟連續上漲的K線就斷定,主力下一個交易日不會砸盤賣出呢?賣不賣完全看人家心情,你相當於用一個曆史總結規律來賭一個主力操盤人明天的心情!這完全就是不搭調的事情!
通過上面的例子你可以舉一反三,任何戰法提示你買入,你就問一下自己憑什麼通過K線等條件就判斷以後的買入資金一定比賣出的資金體量大?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都是一些曆史出現過情況的總結。僅僅只是一個概率,任何時候都可以改變的。結論:任何戰法都是曆史情況的概率總結,都不可能用於高準確率的判定下一個未來時間點的價格變化方向。不參考當下市場多空雙方*情緒,僅僅憑借戰法來*股票與賭博本質是一樣的,甚至在一些有主力引導合力的個股上,這種戰法往往被主力利用形成合力,從而反向操作獲利的。
(例如:紅三兵這種技術看漲,前期進場的主力資金,會稍微拉抬股價,誘發技術派跟風追漲,價格漲幅達到一定幅度後,遊資可以安全高拋,套死T+1的當日技術派抬轎追漲者)
第二類:技術疊加
很多懂技術,或者會用指標的人都知道,炒股時候喜歡多看幾個技術指標提示來指導操作,例如MACD,KDJ,ASI,布林線等等。其實用過指標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多時候你用指標疊加來輔助你判斷股價走勢時,指標疊加的越多,不僅不能越看越清楚,反而很
多指標給你了完全對立的信號,越看越找不到北!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這樣的,除了價格,成交量等極少數的幾個基礎信息外,所有的指標編輯都是圍繞着價格,成交量這些基本指標來編程的,包括均線在內。他們的目的就是,通過不同的算法來描述價格與成交量的連續變化與市場的關系,試圖幫助你分析連續價格和成交量等基礎指標變化規律。
如果你有初中以上的數學水平就不難理解,在數學上我們多條件描述同一事物時候需要用乘法的數學方式表達。所以你用的指標越多,乘數因子就越多,我們再假設你每個指標的準確率都有30[%],那麼結果是什麼呢?
假設4個不同的指標疊加那麼數學表達式就是:
30[%] X 30[%] X 30[%] X 30[%] = 0.81[%]
答案是不是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樣?在假設30[%]準確率的4個指標疊加情況下,準確率只有0.81[%]?但是這卻用數學完美的解釋了,為什麼你指標看的越多越看不懂的現實情況!反過來,如果我們用完全不同的三個角度來分析股價走勢呢?
指標用來描述價量關系,我們算作一個角度,無論是指標,還是價量關系,我們只取一個並假設準去率為30[%]。
第二個,將判斷明日市場肯定會炒作的熱點及概念能力的準確率,也假設為30[%]
第三個,將判斷明日資金肯定會流入該股的判斷力準確率,也假設為30[%]
這時候在數學上,你是用了完全不同的三個維度來判斷一件事情,而不是像用指標那樣用同一個維度的三種計算方式來判斷一件事情,那麼數學表達式應該是相加的關系所以上述條件的表達式就應該是:
指標判斷30[%] + 明日熱點判斷30[%] + 明日資金流入判斷30[%] = 90[%] 極高的準確率!結論如下:任何指標都是對價量關系等基礎信息的不同算法表達,疊加越多成功概率反而越低,但如果從完全不同性質,不同維度的信息來判斷股價未來變化,疊加的約多成功率就越高。所以現在你不難理解,為什麼炒股要看熱點,要看龍虎榜,看技術,看價量關系了吧!
第三類:數學邏輯類技術
學過這麼多技術,我不得不承認有一些技術還是存在很高的實用價值的,例如,斐波那契黃金分割,混沌理論以及纏論。某種意義上講,股價的變動,成交量的變化,反應*力量變化等等也是自然規律的一種,而黃金分割本事就是數學定理,屬於自然邏輯的範疇。混沌理論與纏論類似,走勢結構能量背離等都是用以反應數學規律或自然邏輯的。所以我們股民最容易接觸到的技術技巧,背離的使用率之高就不難理解。
而纏論里的走勢終完美。走勢有A有B必有C的推導也是一種自然規律,是可以用數學邏輯完全劃分開的。可以通過數學定義的方式來嚴格定義各類走勢的區分點。(具體怎麼劃,老朋友都知道我天天在視頻里講的了,有興趣研究的可以自行百度纏論,要看就看原著,別看別人解讀的,本來纏論就晦澀難懂,千人千纏,再看別人解讀的就沒意義了。我提醒一下這玩意學起來,全身心投入我用了一年!)所以你們看到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所謂的高手大V,或者判斷大盤讓你覺得無比準確的老師,其實大多數都是利用這一點。
你一定想問,學會這一點不是很牛X了,賺錢不難了啊!?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下面我再來說明一下為什麼!首先,這個準確度是建立在自然規律下的。為什麼判斷大盤準呢,因為大盤指數是整個市場交易量的綜合,有非常大的基數,基數約大越是最貼近自然*力量規律的,所以你判斷的就越準!因為他是所有*情況的綜合反應!你要利用數學邏輯來準確判斷,肯定是越貼近自然規律越準確!
如果您覺得小崔問股文章寫得還不錯,沒有模棱兩可,對您的操作有所啟發,那麼可以點讚或留言支持!更多好股一手資料關注公眾號智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