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过分繁荣已成中国经济的负担
最近,一场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争论火了。12月25日,李东生、宗庆后、董明珠作客央视,一起探讨中国制造业目前深陷寒冬的深层原因。三位大佬一致认为"虚拟经济过火"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吃瓜群众"或许认为三位大佬讲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只是说的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冲击。其实,相较于金融泡沫对传统行业的碾压,互联网行业给带来的冲击还真是小case。IMF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当金融发展偏离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就会消退,甚至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前些日子,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金融业经济利润占中国经济整体利润的比例超过80[[%]]。这背后意味着,很多实体企业利润微薄。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家逐渐不愿再用心经营实业。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要强大不能只有虚拟经济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实业尤其是制造业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曾经,英国游离在欧洲国家的边缘,英国贵族都以能说法语为荣。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英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也才有了之后的日不落帝国。无独有偶,后来美国、德国、日本的崛起无一不跟自己有强大的制造业有关。而那些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国家,收入水平很高,但由于制造业的薄弱,很难称其为强国。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只靠金融、互联网是不行的。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英国也强调要"重新工业化",德国忙着布局"工业4.0"。特朗普也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政策争夺制造业。这些政策,暂时还谈不上冲击中国经济,但是"曹德旺跑了"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
实体企业很重要,但是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目前,中国面临较大的经济增长压力,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弱,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的格局也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经济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两个故事:
2000年,马云四处给阿里融资没人理睬,日本商人孙正义打给了马云2000万美金帮助阿里挺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难关,14年后,阿里在美国上市,马云和孙正义分别成为中国和日本的首富。
2004年,马化腾在央视推销自己的QQ,张瑞敏听完不为所动,而如今腾讯的超过了工商银行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企业。
现在,中国的实体企业正陷入了当初阿里、腾讯们面临的艰难时刻,这时需要更多的像平安信托这样的金融机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等到中国经济春暖花开的时候,必定有千千万万的比亚迪、格力、TCL、美的这样的企业涌现,中国经济实力也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笔者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分析师,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系统。对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笔者官方薇-信:mxmx1912 (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精准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