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一度暴跌至20美元/桶区间,震惊全球,也令各大石油生产国苦不堪言。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些产油国不减产维护油价呢?
实际上国际的主要的几个产油国即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历史上多次减产或冻产出手维护油价,多次举行合作会议。但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
从1982年至2011年的三十年时间里30年里欧佩克共举行了117次会议,其中只达成协议的有52次,也就是说历上达成量产协议的概率不到50[%],即便是达成的量产协议,OPEC国家也大多不执行不力。自1982年以来达成十几次的减产协议,实际的减产幅度却只有协议规定的60[%]。2011年以后达成的减产协议概率越来越低,已趋近于零。2011年以来进行若干次减产协议全部失败,最近北京时间12月1日达成的减产协议是8年来首次成功的减产协议.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出口总是谈崩呢?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的石油出口总是谈崩的原因较复杂,但可以归结为外面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国际市场供过于求,OPEC独木难支
1 、非OPEC产油国的产油量近年来持续增加,不断挤压OPEC产国的市场份额。像俄罗斯、挪威、墨西哥等每年产量巨大。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页岩油,美国的原油产量和库存是OPEC长期的巨大挑战。自2008年以来美国的页岩油开采爆发式增长,页岩油气开采技术越来越成熟、开采成本越来越低,美国本土所产石油对海湾石油形成了大幅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油价的大跌,也击垮了长期以来OPEC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
2 、新能源的革命对国际原油供求产生长期的影响
新能源具有环保、节能等优势。近几十年来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方兴未艾,开始侵蚀和取代原油,并且这种趋势是长期不可改变的。很多国家支持新能源取代原油等旧能源,新能源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3 、世界经济形势已步入衰退期,能源需求下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
4 、美元步入加息周期,美元的走强显然不利于油价上涨
近年来随着石油本身金融属性的不断增强,影响油价的驱动因素变得更为复杂也使OPEC对油价的影响力产生弱化。
内部因素:
由于外部的强大压力,OPEC组织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国际油价,在长期来看这种影响肯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供求才是市场最大的力量。这使得OPEC各成员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谓囚徒困境就是谁先叛变谁先得好处。
OPEC内部各产油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与利益需求,因而OPEC组织的内部矛盾一不断。比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产量大,成本低,人口少,他们是真正的富油国。他们会考虑高油价导致世界各国加速新能源的转换,因而不希望国际油际暴涨,希望油价在一个温和的区间内。而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国人口多,人均产油量较少,实际上是并不是富油国,因相对油量较少,他们不可能做长远的考量,利用有限的石油本国发展经济才是他们头等大事,当国际油价大涨时,他们往往会减少产量。而当国际油价大跌时,他们就会为了维持财政收入而违反协议进行增产。
伊拉克在解除制裁后必然要恢复其石油出口,伊拉克有迫切的恢复甚至加大出口的需求,当然会更重视本国的需求而不是什么减产协议。而伊的石油贮量估计与沙特相近。这势必会导致其它产油国的市场份额重新调整。使本已复杂的矛盾更加激化 。
笔者金帝(微信934295330)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寄语:在21世纪的今天,全民投资的时代,云微盘推广全线上市,可以操作天*然*气、白*银、手续费低至7个点回本,无点差,可持仓过夜,可中线持有。资金大小都可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