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长期低迷,安倍经济学似乎并没有对日本本土经济带来好的影响,相反令日本经济内忧外困,为了更好的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日本算计到了中国头上,为了扩大对华市场的开发,争取更大的利益,日本经济界派出了历史上最大的企业家访华团,要求中方能在日企从华撤退时快速的办好手续。小日本这招欲擒故纵显得太过拙劣,偌大的中国市场岂会因为少了你日本就不转了,日本显然也高估了自身经济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影响。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一跃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直接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入,中国经济的辐射力度已经至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各地,随着人民币纳入SDR,成为世界性货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开始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zhdj168。
“从2015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带来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大型腕表厂商西铁城控股2015年2月关闭了广东省的工厂,同年9月松下关闭了位于北京市的锂离子电池工厂。消费相关行业也是如此,三得利控股于2015年10月,卡乐比与日清食品控股于2015年11月接连宣布退出在中国的合资业务。……但是从日本企业的海外网点数来看,中国也高居首位。日企在海外拥有7万多个网点,而其中有将近一半的3万3千个在中国。而排在第二的美国也只有不到8千个网点,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
日本本次派出史上最大企业家访华团显然不是为了进京说事要撤退的。日本经济界呼吁中日应恢复中断多年的政府间高级经济对话,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必须加快推进,早期达成协议。谈判中的中日韩FTA协定包括货物贸易自由,服务贸易自由,投资自由。现在是中韩两国建立了FTA圈,却把日本放在了外面,日本企业家强烈要求日本也能加入FTA。目前中日经贸关系处于停滞状态,日本企业家抱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求建成中日韩FTA圈,重振两国经贸的发展。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日本大企业愿意丢掉世界最大的市场吗?在日本时常听到日本企业家说:去中国有风险,不去中国的风险更大。设想,一家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如何竞争得过拥有中国市场的美欧韩中企业?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随着日本对中国投资和生产转移的不断扩大,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以机电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为主,占进口总量的50[[%]]左右。
在中韩公司的夹击下,日本家电巨头近年来在消费市场节节败退,日元贬值也大大削弱了日本家电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很多日本公司开始选择“去电器化”经营。除东芝外,索尼和松下都已将经营重点转向电子零部件和企业服务。索尼刚发布的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影视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贡献报告期主要的利润增长。
国内市场挥别高速增长,也让中国制造商的“出海”冲动日益强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高速,市场需求增长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高速。去年,我们主要的产业市场总的需求增长和前几年相比都出现大幅回落。”所以,国际化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笔者专注于研究国际 经济形势,投资更是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大盘,微盘,股市、外汇,普洱茶发售,期货,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文煜(wenyu825)喜欢的话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