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PO提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先是央视破天荒的公开质疑IPO提速谁来买单,后有新华社声援IPO常态化可以“给力”实体经济。从目前的状态来看,IPO减速看来是很难了,那么新股发行加速最坏会有什么后果,会给股市带来什么压力呢?
加大股市抽血的压力,动摇投资者信心
虽然在新股发行的过程中,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控制,每家公司的融资额度并不大,比如2016年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额度约为6.4亿元左右,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新股发行的提速,IPO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它带给市场的抽资压力是不能小视的。
以每月60家公司发行推算,每月融资额度在360亿元左右,一年4000亿元左右。这对于股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抽资压力。尤其是在目前市场低迷,股市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这对股市的抽血作用就更加明显,也进一步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增加股市再融资压力
为了加快新股发行,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严格控制,比如,在2016年的新股发行中,只有上海银行一家公司上市募资超过百亿元,达到106.7亿元,只有25家公司的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绝大多数公司的募资金额都控制在10亿元以下。
这种对融资金额的严格控制好象从短期来说减轻了每家公司IPO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但由于发行数量的增加,整体上并未减轻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不过因此也造成了这些IPO公司募资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再融资压力明显增加。
为此,为解决IPO公司上市募资不足问题,一些新上市公司上市几个月就开始再融资,而且其再融资额度远远超出首发融资的额度。因此,对IPO首发融资额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将IPO融资的压力转化为了再融资的压力。
新股加速发行带来限售股的急剧增加,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套现的提款机
因为当下的新股发行都是一种带病发行,每一家公司的上市都会带来3倍及3倍以上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限售股。而这些限售股将在一年或三年之后解禁。由于新股发行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也意味着届时将有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将解禁。
而面对众多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股市将进一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小非套现压力。这对于股市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的降临。毕竟2016年年初的股灾3.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对重要股东大量减持的一种预期。而新股加速发行所带来的大小非减持压力将远远超出2016年年初。因此,不排除新一轮股灾因此而降临。
总结:笔者易金钦只是领路人,路还得自己走(牛股,打新均有推荐!请不要总是催我,一周一次!)
本文由易金钦(薇信kdd235 )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选股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牛股,打新均有推荐!请不要总是催我,一周一次!)
本文作者:易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