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放开二胎的第一年,有迹象显示,放开二胎的效果恐怕远不如预期。从“人口红利”到“未富先老”,变局来得更快,挑战比想象的更严峻。
在直属卫计委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官网首页上,有一个每秒钟都在变动的人口时钟,实时显示中国人口总数和出生人口数量。
2016年12月31日,该人口时钟显示2016年出生人口的总量为1618万人,低于2015年的1655万。
按照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6年11月,一个人口论坛上的说法,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预计超过1750万。
与2015年1655万出生人口相比,1750万意味着全面两孩第一年出生人口增加的数量在100万左右。
早前专家预计的爆发性增长,和2000万新出生人口预测,通通成为了空中楼阁。
这已经不是政策放开,大家就愿意生孩子的年代了。
根据全国妇联的最新调查,有53.3[%]的受访家庭不想生育第二个孩子,在城市,这一比例超过60[%]。
适龄夫妇生育二孩,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有专家测算,生育二胎需要100万的成本。但是,这个数据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有网友直言,生个孩子家里至少要换一套大些的房子,按照现在一二线的房价计算,仅房子一项,就至少需要150万的置换成本。
而比经济成本更令人担忧的,是时间成本。
马伯庸在微博上讨论二胎话题时直言:因为老大的精力太旺盛,乘二实在吃不消。
畅销书作家在经济上没有压力。然而,时间成本上的压力,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80后、90后认为,将孩子给老人带问题多多。在老人的帮助下自己带孩子的方式,已经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不可能再生个二孩,直接丢给已经年迈的父母,自己带孩子却有没有时间和精力。
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因为经济负担、太费心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二孩的分别占到74.5[%]、61.1[%]、60.5[%]。
03
二孩开放以来,70后父母成为贡献二孩的主力。迫于生育年龄限制,70后生育积极性较高。
与此相伴随的,是产妇死亡率的大幅上升。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
妇产医院建档数据显示,高龄孕妇建档明显增多。这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大幅攀升的主因。
相比于70后的想生不能生,80后、90后育龄妇女却是能生不愿意生。
现代女性在生育面前,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抉择。
二孩开放一年后,女性普遍反映的是找工作变难了:以前只要已婚已育,找工作非常容易。但是,现在,企业考虑到生二孩的成本,连女性中最容易找到工作的这部分人群,也备受歧视。
应届毕业生中的女性面临更为严重的问题。有企业会直接问有没有男朋友,交往几年。即使女性回答近几年没有结婚打算,企业也会考虑女性生育两个孩子期间,企业所需要负担的成本。
女性的就业比以往更加艰难,而回归家庭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上周末,湖南妈妈带两个孩子跳楼的新闻刷爆社交网络。
家庭劳务付出不被法律承认,出轨、家暴的丈夫在道德和法律上都不会有任何惩罚。这些是几乎所有家庭妇女,和可能成为家庭妇女的女性,都在深切担忧的问题。
04
二胎生育率低,极有可能造成人口断崖式下跌。
目前,GDP倒数的东三省,在超低的出生率的情况下,人口在零增长附近波动。
西藏、新疆、青海、海南、广西等省份,受制于经济发展,出生率也并不乐观。
据出生人口动态监测课题组预测:三年后,近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进入老龄化。这些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就必须面对。
失去人口红利的中国,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现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极有可能是人口断崖式下跌后,第一波被冲垮的企业。
房地产业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