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叶品金( 薇-信 xyxy257)
2016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让信贷数据中的房贷增量屡创新高,尤其2016年下半年来,从每月信贷数据看,房贷新增量占信贷新增总量最高比例曾超过98[%]。楼市泡沫再一次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不过好在国家及时大力出台跳空政策,才让着火的楼市暂时降温。而到2017年,中国房价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呢?其实这背后,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其中消费就目前来看还不是最主要的。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才能解释房价为什么涨,什么时候跌。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一直以世界工厂的形象存在。大量中低端商品出口争取了足够多的外汇。但是外汇是不能直接在国内实用的,所以每赚一笔美元,就要在国内增发相对应的人民币。
还有就是投资,主要是国家层面的投资,建铁路、建高楼、设立开发区等等,国家再有钱这么花也是不够的,于是就多印钱或者贷款。你可以把这理解为你用信用卡消费,你虽然暂时没出实实在在的钱,可商家可是收到的可是直接能花的钱。这样相当于人民币的存量又多了。偏偏中国是个快速发展的大国,有着海量对外出口顺差,飞速的城市化率和基建热情。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存量是飞速增长的。
如此迅猛的增速下,人民币又只能在中国这个范围内使用,就像水多了没地方流,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中国也有,不过大家也能感受到这个速度并不夸张,虽然东西越来越贵了但是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所以一定要有渠道来消耗掉这些多出来的货币。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得出答案了,没错就是买房子,中国土地国有,国家可以以很多方式比如控制土地拍卖数量的方式控制房价。钱多了,让房价高起来,让人来买,把货币消耗掉。所以房价很规律的随经济发展变化,尤其是四万亿之后的飙升。这就是一个能把多出来的水存起来的大蓄水池。
所以结论就出来了,什么时候在和别的国家贸易时能直接使用人民币,也就是水可以往除了中国以外的地方流的时候。不单单是流出去,由于存在贸易,别的国家还会存一部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相当于在别的地方也建了小池子,中国这个大蓄水池的作用就可以减轻了,也就是房价就可以跌下来了。
如果房价大跌,哪些人会受到影响?
表面上看,房价暴跌后,拥有多套房产的人亏得最多。但实际上,他们最能从房价暴跌中获利。为什么呢?当房价开始下降,刚需(刚性需求Rigid Demand)就会忍不住出手买房。这时候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就可以出手了,将手中的房产快速卖给急着买房的刚需。
当房价降至低谷,这些人又可以用买房所得的钱以低价再买入几套房产,等待下一轮的爆涨,所以,拥有多套房产的人不怕房价下跌,价格波动越大,他们越能从中获利。而真正被坑的,是那些没有买房的人。
穷人经不起楼市的摧残
然而,这一恶性循环并不会发生在富裕人群身上,因为富人并不背负房贷压力,而且还持有超过占总资产一大半的金融产品、债券、股票、基金等。如果房价下跌20[%],对他们而言,其不动产的损失就真的只有20[%]而已,而不是穷人的100[%]。
因此,我们看到在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穷人的平均资产净值从三万美元下降到了零甚至是负数,而富裕阶层的平均资产只是从300百万美元左右下降到290万美元而已。
虽然从绝对数字来看略有损失,但与彻底输光的穷人相比,富人的财富实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也就是说,社会贫富差距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增大了。
高杠杆风险,加上逐步走高的长期利率,这么不靠谱的房价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债务风险,人们目前竟然还浑然不觉,依旧对房子还如此狂热,实在匪夷所思。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中国房价过高,但是依旧还是没有下跌的原因。房奴,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脆弱最悲剧的人。
那么说道最后2017年房价究竟是涨还是跌呢?
由于目前国家仍然在加大调控力度,以及打击炒房行为,因此即使是敲山震虎的影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在上半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反而一些房地产商可能会把目光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因此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可能会出现上涨。这也基本符合日前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走势展望》预测报告,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房地产成交量和成交额增幅较2016年将会大幅下滑,但价格方面仍将维持上涨态势,预计全年商品房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4[%]。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佳叶品金(薇-信 xyxy257),喜欢的话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