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年4月份17日起,支付机构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央行
客户备付金又是个什么情况?
所谓的“客户备付金”就是指你余额宝余额、微信钱包里的钱、后屋储值卡的钱、抢红包的钱、网上支付下单后的钱……,通常来说以支付机构名义存在银行理的钱,就是“客户备付金”。
这有什么区别呢?
看着没什么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挺大的。尽管都是放进银行,可这类钱和存款并不一样。其实备付金的账户会开在支付机构名下,也就是受到支付机构的支配;存入再多的钱是不会给个人利息,更不能享有保险制度的保障。
近些年来什么“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等购物节越来越多,“买买买”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微信的引领下“发红包”、“扫一扫”也成为一种新的模式,因此支付机构积聚的备付金也就越来越多,回首2016年,据网上数据显示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这个存量正在步步逼近银行存款规模,确实是块好蛋糕!
如果改革后第三方机构钱又有哪些风险呢?
1、占用并用于投资
2、支付机构变相成为“清算组织”
3、挪用风险
话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如今却要实施这个新的政策对人们消费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只不会是对第三方机构有着不小的影响。
不过,目前也有不少季候慢慢开始偏离*服务的主业,很多商家不断扩大客户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很显然这就是一种“吃利差”的表现。这种做法可以用机智二字形容,可在一定程度造成支付服务市场小规模的混乱,从而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也违背银行的意愿。
那么如何制止这种情况发生?
央行:支付机构应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计付利息。
机构不能用我们的钱获得利息收入。
嗯,这种措施能够维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过从短期来说,对支付机构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笔者玉龙(微信ylpj89)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